硬派越野车市场占比的萎缩是大趋势,享乐主义当道,原来的硬派越野车们不得不放下架子,转变为全领域SUV。不过好在总有那么几个车型还在坚持,成为越野精神的图腾。
吉姆尼就是其中一个。
很难想象现在还能用着一个20年前的工业产品,吉姆尼做到了。20年的时间,普通的城市SUV已经至少换了3代,就算是越野车换2代也足够了。但是铃木不在乎,而吉姆尼的拥趸们也不在乎。现在二手的吉姆尼,保值率依然让人咋舌,小众车不保值的传统观念在这里不攻自破。
不过就是这样一辆边缘车型,最近突然变成了网红。因为它换代了。不要指望铃木能来一次evolution,全新吉姆尼风格没变、结构没变,甚至连变速箱的速比都没变。
不思进取?非也。我希望用6个关键词来说明,吉姆尼还是那个吉姆尼,而且依然硬核。
吉姆尼来源于希望之星ON360车型,技术则是师从三菱Jeep,因此可以说,与所有的日系越野车一样刨根问底的话,吉姆尼也是源自Jeep威利斯。ON360是一辆极为简单的小型越野车,没有车门,只有两个座位,但是一出生就自带了坚固的四驱系统。
第一代吉姆尼(1970-1981)
第一代吉姆尼1970年诞生,代号LJ10,搭载排量359cc的FB型双缸发动机,以及3米以内的车身长度,吉姆尼是一款符合当时K-car标准的车。非承载车身+前后钢板弹簧整体桥+分时四驱的组合,让吉姆尼成为日本当时唯一的四驱K-car。之后发展至LJ20,最大特点是为了限制长度把备胎放在副驾驶背后,同时也有了硬顶版本,后排增加了两个面对面乘坐的座椅。
由于吉姆尼自重仅为590KG,并且采用钢板弹簧整体桥式悬挂以及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还搭配了带四驱高低挡的四轮驱动系统,其越野能力非常出色,
随着K-car规则的放开,SJ10迭代而出,发动机变为539cc的三缸形式,车内稍微有了一些内饰的样子,而且还“赠送”了两扇全金属车门,以替代原来的织物车门。皮卡车型也是吉姆尼车系的传统车型之一,看起来很有缩小版FJ40的感觉,而这也正是那个年代的时代印记。
第一代吉姆尼已经开始出口,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都出现过它的身影。在国外没有K-car的限制,它的发动机也会稍微增加至4缸797cc,并且车型名称变为SJ20,相应的公路巡航和越野行驶能力都有提升。
第二代吉姆尼(1981-1998)
如果说第一代车型延续11年不换代,那第二代车型的17年历史就有些执拗了。这一代吉姆尼的编号为SJ30和SJ40,同样,SJ30为日本国内的K-car标准,搭配3缸550cc(F5A)或660cc(F6A/K6A)发动机;而SJ40为出口型,采用1.0L(F10A)或1.3L(G13A)的4缸发动机和更宽的车体,不仅拥有软顶、硬顶、高顶、皮卡等不同形式,在不同地区还拥有不同的名字,如SJ410/413、黑武士(Samurai)、Sierra、Potohar、Caribian等,而最著名的还要属“铃木武士刀(Katana)”。
第二代吉姆尼(SJ413)还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智利人贡萨洛•布拉沃和爱德华多-卡纳莱斯驾驶他们的改装吉姆尼,爬上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 Ojos del Salado),并将海拔定格在6688米。而之前这一记录是由Jeep保持的,海拔为6646米。
1995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吉姆尼迎来一次小改款,螺旋弹簧成为底盘的最明显升级。此外包括座椅,仪表板,方向盘在内的内饰也进行了改动。改款后日本境内的K-car标准编号变更为JA12和 JA22,而全球版则更名为JB32。
此外,需要留意的是这一代的外形,直来直去的线条,圆灯、竖条格栅和小圆转向灯组成的前脸,以及特别的引擎盖和车顶导水槽,都成为第四代吉姆尼的设计灵感由来。
第三代吉姆尼(1998-2018)
1997年东京车展,第三代吉姆尼亮相。外形与时俱进的新款车型,依然保留了梯形大梁、双速分动箱等硬派越野车专属的装备。在日本本土,依然是搭载660cc排量K6A发动机的吉姆尼K-car。全球版除了与之前相同的JB32,在欧洲市场还有搭载雷诺1.5L柴油发动机的JB53。传动系统采用分时四驱,可以通过电控按钮来选择2WD、4WD和4WD-L三种模式。2012年第三代吉姆尼迎来小改款,边角更圆润,同时安装了引擎盖进气孔。
这一代吉姆尼也是中国越野爱好者最熟悉的一代。2007年,长安铃木引进了第三代吉姆尼,并邀请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亚洲足球小姐”马晓旭做代言人。
这一代吉姆尼采用1.3L自然吸气发动机,凭借着1075KG重量的车身和2250mm的短小轴距,有着非常轻巧的灵活性。30度的接近角和46度的离去角在所有越野车中也是值得拿出来炫耀的数据。
第四代吉姆尼(2018年上市)
面对如今丰富多样的用车需求,全新吉姆尼并没有脱离初心,依然是那个简单又硬核的大玩具。
新款吉姆尼继续区分为“宽”“窄”两个版本,窄版纯粹为了满足日本的K-car标准,而宽版也就是吉姆尼SIERRA则是供给全球市场的型号。不过吉姆尼SIERRA也没大到哪去,长宽高分别为3550*1645*1730mm,轴距为2250mm基本相当于国内现款吉姆尼的身材(3695*1600*1705mm),而长度还缩短了100mm。
历经四代,全新吉姆尼依然采用了非承载车身,这并不奇怪,从第一代开始吉姆尼就是能越野的K-car,不管承载式车身再怎么补强,从先天结构上来说也是难以抗衡非承载式车身的。更何况,铃木完全没有心思也没必要去重新造一台承载式车身的吉姆尼。
难得的是它还保留了前后三连杆硬桥,再配合双速分时四驱,这些都是对越野定位的最好诠释。三连杆硬桥是最原始的越野车悬架结构之一,两根关刀臂抱住车桥,提供稳固的固定方式。机械都是因为简单所以可靠,对于三连杆来说,即便因意外而损坏,这样简单的结构也很容易维修。因此奔驰G(W461和W463)、陆巡LC80等都采用这样的悬架,坚固耐用。下图这辆吉姆尼的姿态很容易说明三连杆整体桥的潜力: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穿越四大无人区
最小离地间隙210mm,接近角/离去角/通过角分别为36°/50°/28°,这些数据的优秀程度,相信不用我再赘述,很多车改装后都未必有这么大的角度。而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车身造型有莫大关系,从第一代开始,四轮分布车身四角就是吉姆尼的特点。全新吉姆尼的前后保险杠看起来非常有竞技杠的效果,即便是素车状态,也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通过性。同样因为车小,不需要拖沓的侧踏板,也增加了纵向通过角。同样以SIERRA版与第三代相比,第四代吉姆尼的纵向通过角稍稍降低了3°但是车尾离去角提升了4°,差别不大。
同样得到传承的,还有4AT和5MT的变速箱,以及高低双速分动箱,甚至连变速箱的速比都没有变化,这套久经考验的传动系统,看起来还要再服役N年。
原创文章,作者:宋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2073750/
评论列表(21条)
都要退出中国市场了。还怎么卖
要么买不到,要么是高价→让我怎么喜欢你!
到底还,来不来中国了,[抠鼻]一天就是说,哎!给个准确一点的,信息[捂脸][捂脸]
挺不错的车。就是性价比不高。和哈佛H5一比,选择H5的人应该多
落地20了 没有性价比
很喜欢,但不适合城市家用,油耗大舒适感不佳,所以只能静静欣赏,不敢下手购买。
这才是越野车,三代太磕碜,只能符合日本人审美,
吹牛逼
转发了
跑高速,绝不超速。
第二代白色那辆也太好看了
就我一个人觉得老款更好看吗
好不好做到途观大小
没有卖的必要性,越野开车去没什么面子,城市开更不可能,丢农村当个新型手扶拖拉机很好
日本车不是很省油么?这个怎么这么费油
怎么改 都喜欢 但是千万别国产 , 一国产就要简配!一简配就把吉姆尼车型过么多年的好评 就毁了!
放心吧!这丑东西绝对干不过我们大天国的五菱
北汽长点心吧!你也来一辆好一点的小型越野车!别总是一天到晚的仿仿!
虽然没开过,但听说越野性能不错
我现在有一辆现款吉姆尼。由于超短轴距,让它基本上告别了陷入交叉轴的窘境。超轻的重量,让它在泥泞中大幅减少陷车的可能。这车在野外开,由于质量奇佳,绝不会给你放到半路上找救援。不过,缺点也是很多。第一,动力差,在纳木错的山路上,我一度将它开到了三十迈不到,此时的油门已经深深踩进了裤裆里。还有内地的高速上每次超车都要动脑子分析对方时速和超车距离,弄不好就会形成超不过去而后方又有车催促你的尴尬现象。第二,铺装路面下车身极度不稳定。由于重量轻轴距短和宽度窄,再加上前后硬轴的关系。超越大车和被大车超越的时候,吉姆尼都会被气流往外推,如果再加上一点点横风,那么就有可能被吹到另一条车道,相当危险。还有,路面上的各种小小的坑洼和凹凸路,都会让车也飞舞起来,各种后轮的不安定弹跳,让你的车左右摇摆,如果你不抓好方向盘,那么还是会有一定危险性的,例如此刻有车挨着你超车,就有可能会由于摇摆不定而碰到它们。第三,空间太小,这个毋庸置疑。虽然有高度,但是深度不够,你只能一个一个行李码高放,于是拉满行李后,你再也看不到中央后视镜,然后行李之间的撞击声音不断,你还要尽可能的加一些绳索固定或是软垫来缓解行李间的摩擦噪音。而且,在西部地区,曾经多次被警察拦下说我是拉货的还要处罚。第四,油箱小。由于只有四十升油箱容积,你在野外穿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控制油门,轻到缓到极致的加速才行,还要多利用下坡来滑行,这样才会比较省油。否则,你一旦大脚油门,续航能力就会大幅下滑,然后把你撂倒野外。例如在新藏线,从多玛乡到三十里营房,一路竟然都坚持下来了,我中间都没在大红柳滩加过油。如果能缓踩油门,就能弥补油箱小的窘境,但是这样速度也就慢了很多,此时心态一定要好才行。综上所述,吉姆尼只适合在非铺装道路下行驶,或是速度较慢坡度较缓的狭窄之低海拔山路上。如果你只是出于对这车的喜爱,那请你慎买,没有在对外环境和功能性的高度需求性,那真心不推荐你买它。
我现在有一辆现款吉姆尼。由于超短轴距,让它基本上告别了陷入交叉轴的窘境。超轻的重量,让它在泥泞中大幅减少陷车的可能。这车在野外开,由于质量奇佳,绝不会给你放到半路上找救援,这一点绝对比牧马人强的太多。不过,缺点也是很多。第一,动力差,在纳木错的山路上,我一度将它开到了三十迈不到,此时的油门已经深深踩进了裤裆里。还有内地的高速上每次超车都要动脑子分析对方时速和超车距离,弄不好就会形成超不过去而后方又有车催促你的尴尬现象。第二,铺装路面下车身极度不稳定。由于重量轻轴距短和宽度窄,再加上前后硬轴的关系。超越大车和被大车超越的时候,吉姆尼都会被气流往外推,如果再加上一点点横风,那么就有可能被吹到另一条车道,相当危险。再有,刮风的时候只能开九十到一百公里每小时,车身会很不稳定,除了减速别无他法。而且,高速上一旦有积水,那请你老远就发现它们,否则,你还会有翻车死亡的危险。还有,就算在四五十公里低速的时候,路面上的各种小小的坑洼和凹凸路,都会让车也飞舞起来,各种后轮的不安定弹跳,让你的车左右摇摆,如果你不抓好方向盘,那么还是会有一定危险性的,例如偏离轨道或是此刻有车挨着你超车,就有可能会由于摇摆不定而碰到它们。第三,空间太小,这个毋庸置疑。虽然有高度,但是深度不够,你只能一个一个行李码高放,于是拉满行李后,你再也看不到中央后视镜,然后行李之间的撞击声音不断,你还要尽可能的加一些绳索固定或是软垫来缓解行李间的摩擦噪音。而且,在西部地区,曾经多次被警察拦下说我是拉货的还要处罚。第四,油箱小。由于只有四十升油箱容积,你在野外穿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控制油门,轻到缓到极致的加速才行,还要多利用下坡来滑行,这样才会比较省油。否则,你一旦大脚油门,续航能力就会大幅下滑,然后把你撂倒野外。例如在新藏线,从多玛乡到三十里营房,一路竟然都坚持下来了,我中间都没在大红柳滩加过油。如果能缓踩油门,就能弥补油箱小的窘境,但是这样速度也就慢了很多,时间也会浪费很多,此时心态一定要好才行。综上所述,吉姆尼只适合在非铺装道路下行驶,或是速度较慢坡度较缓的狭窄山路上。如果你只是出于对这车的喜爱,那请你慎买,没有在对外环境和功能性的高度需求性,那真心不推荐你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