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四月暖意盎然,在捷豹路虎的展台上,给了人们一种如沐春风的凉爽,这感觉好极了。
在看到容光焕发的全新一代路虎揽胜极光和有着赛旗徽标装饰的捷豹F-TYPE赛旗版后,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几款承载捷豹路虎品牌重塑大任的车型,正在蓄势待发,力图将捷豹路虎的品牌形象拉回到本属于它们的高度上。
去年伊始,捷豹路虎重新考量了外部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主动求变,而本届上海车展,更像是他们对外界的一次展示,一年多的努力,他们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018年里,车市整体的大环境并不理想,可捷豹路虎所坚持的公益事业,却从未止步。
在车展现场,我们有幸见到了捷豹路虎中国公共关系与企业传播执行副总裁王燕。她总是面带微笑,话语间条理清晰,不急不缓,正是这样一名安静的女士,曾主持成立了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经过几年的精耕细作,竟然让捷豹路虎这种相当硬派的品牌,多了几分温暖。
公益事业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谈到公益事业,王燕总是有着很多独到且标新立异的见解,她说到:“捷豹路虎在四年前成立中国青少年梦想基金,这个名字是源于“中国梦”。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我们决定聚焦这一群体。四年以来总共投入将近一个亿,建了两所希望学校,包括我们很多的项目大家都曾经参与其中,比如说我们的英超校园足球和视力关爱等项目。”
捷豹路虎之所以热衷于公益,其实与英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看看英国企业和英国的文化本身,全世界第一部慈善法是在英国发布的。在英国企业文化的里面,慈善、公益可以说是很自然的融入了企业文化,一说到这个事,每一个员工都很愿意接受,这也是给创办基金做这样一个大规模、大范围公益的项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刚刚加入捷豹路虎的时候到总部开会,当时说2020目标,我自然想到2020年卖多少辆车, 但是捷豹路虎CEO说的是,到2020年,让全球200万人改善生活,当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王燕说。
对于公益的坚守与投入的权衡
其实,车企投资公益事业的范例不在少数,但不少企业缺乏了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想法一天一变,公益项目基金被征用,或者跟随着社会的偏好展开,刚刚签署项目不久,便销声匿迹了。诚然,公益事业的投资较大,对于企业来说压力也不小,捷豹路虎同样面对这个问题,但王燕则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我觉得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确会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和节奏,但是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潘总的话来说,做一年、看十年,我们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今天做的事情,这将决定企业的基业长青。”王燕说。
当然,公益不是蛮干,仅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也很难继续下去,在整体环境并不理想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平衡投入与回报,分配好公益与研发等方面的费用支出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坚持公益事业,对于捷豹路虎的产品是否有影响呢?
“我认为企业发展中,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有定力,有两方面的投入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公益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应该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我们的项目是三年、五年签,这也表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承诺不会改变。
其次,在研发方面,两年前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工程师团队人数不多,去年,已经翻了一番。为了配合汽车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配备了自动驾驶团队,智能互联团队,电池研发团队。尽管我们有需要去精简成本的地方,让企业运作变得更加的高效。但另一方面在研发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我们还是要坚持去做。”王燕说。
品牌重塑,捷豹和路虎不尽相同
除了公益,王燕还谈及了捷豹和路虎两个品牌定位的问题。同样都是让品牌回到应有的高度上去,可毕竟每个品牌的情怀、调性都有差异。所以策略的制定势必采用不同的方针。“我们对品牌建设的目标是,重新塑造捷豹品牌形象,让路虎重回它应有的高度。捷豹以前是小而美的品牌,怎么样进一步增加它的认知度,进一步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品牌的赛道基因,它的来源,它的经典之处,是我们要通过赛道来诠释的。”
结语
捷豹路虎作为底蕴深厚的汽车品牌,在“思变”和“坚守”两个层面都有着相当独到的见解。对于公益,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关于品牌重塑,提升产品,改变套路亦收获了奇效。站在王燕的角度来说,用自身的价值观助力企业提升,正是所谓的彼此成就。
“每一次去希望小学,看到学校的每一个变化,孩子们的每一个微笑,都是给我们的最好的回报。这就是企业生存的价值所在。”王燕说。
本文来自转载至e汽车,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