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顶的零跑,为何难以走到最后?销量结构低端化,品牌发展面临挑战?

能登顶的零跑,为何难以走到最后?销量结构低端化,品牌发展面临挑战?_58汽车

零跑汽车在2022年4月以9087辆的交付量成为新势力企业中的月度销冠,但销量结构低端化,主要依赖低端车型T03,对芯片、雷达等高科技配件依赖较小。然而,低端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如利润问题、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不足,以及影响品牌向中高端领域发展。零跑T03销量占比高达90%,但存在行驶过程中失去动力等致命问题,电机、变速器和电池系统也频遭投诉。零跑S01和C11销量较低,但用户投诉同样不断。零跑汽车的盈利能力受限于单车售价和B端非个人客户影响,需要扩大个人客户比重,提升综合竞争力。朱江明曾表示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豪车”,但零跑汽车品控不达标,与理念背道而驰。零跑汽车曾画饼”三年在智能化上超过特斯拉”、”2025年销量达到80万辆”等,但市场和用户期望一次次被辜负。零跑汽车在融资上屡屡碰壁,现金储备仅为蔚小理的十分之一,研发投入远不及竞争对手。零跑汽车要想实现品牌发展,必须摆脱负面影响,拿出让用户信赖的产品。画饼行为只能自欺欺人,无法赢得投资和市场认可。只有真正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零跑汽车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到最后。零跑汽车4月销量登顶,但低端化销量结构暴露品牌发展隐忧。T03成销量主力,却频遭质量问题投诉。S01和C11销量低迷,用户反馈不佳。朱江明曾画饼智能化超特斯拉,现实却差距甚远。融资难、研发投入不足,零跑汽车面临生存挑战。要想赢得市场,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看着登顶的零跑

朱江明有苦说不出

多年以后,当新能源汽车真正席卷全球之时,也许零跑汽车掌门人朱江明会怀念2022年的这个“5·1”。

5月伊始,零跑汽车就发布了上月的销量。综合市场数据,零跑汽车凭借9087辆的交付量,实现同比增长228%,并成为了新势力企业中的月度销冠。这是零跑第一次站在顶峰,但遗憾的是,零跑将有很大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困在这个看似辉煌、实则尴尬的4月。

销量结构低端化,劣势成了优势?

回顾新势力的4月销量榜单,蔚来、理想齐声哑火,销量近乎腰斩,而小鹏汽车尽管交付了9000余台,但环比上月也是跌幅明显。新势力榜单上,唯有零跑与哪吒幸免于难。

疫情带来的反复影响,使供应链骤然断裂,是御三家遭重的“罪魁祸首”。对此,蔚来李斌与理想沈亚楠都有相关回应,其中李斌提到,自3月份以来,该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户的车辆会推迟交付。而理想汽车销量的下滑,则主要是因为上海与昆山等地区的供应商无法供货。

零跑与哪吒为何能够无视疫情的负面影响?原因其实很容易得出,要么是这两兄弟供应链比蔚小理更加强大,要么就是对供应商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从现实情况来看,零跑与哪吒也有大票供应商分布在上海、浙江与江苏等地,均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同时,其整体供应商也基本上是各大车企的主流供应商,要说有什么特别,汽车有文化真的没看出来。

那么,情况就只剩下了第二种。零跑与哪吒的销量结构,其实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两者都是以低端车型为主,对芯片、雷达、传感器等高科技配件的依赖程度较小,自然能够无视疫情带来的挑战。

不过,仅靠低端产品来维持品牌销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除了明面上的利润问题外,还体现出了品牌研发实力以及制造能力的不足,同时还会影响品牌后续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为了规避社会舆论,同时保持在资本市场的热度,零跑直接隐藏了微型车T03近几个月的具体销量数据。但根据去年数据进行猜测,零跑T03很有可能销量占比达到90%左右,同时B端也占有一部分份额。这也意味着,零跑S01与零跑C11两款真正能够创造利润的产品,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零跑T03,降维打击了谁?

靠T03来维持品牌热度,是零跑的无奈之举,也是零跑最大的尴尬。

品牌早期,零跑汽车要做的是成为汽车圈的华为,瞄准的是特斯拉,主攻的是15万级以上的市场,但在首款车型零跑S01受挫之后,零跑的救世主却是T03这样的一款微车,很难不让人唏嘘。

随着T03销量的不断提升,零跑似乎被架到了火堆之上——不仅企业资源全面向T03倾斜,而且盈利能力不断降低,同时更加剧了对B端的依赖。

从目前来看,零跑已全面放缓了对其它产品的革新,零跑S01最新版本的上市时间定格在了去年2月。与此同时,零跑C11在去年12月,也仅仅推出了换装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车款,两款产品竞争力迟迟难以得到明显的升级,在新老车企产品攻势明显加速的当下,很难翻起什么水花。

同时,零跑正面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数据显示,零跑在2019年~2021年的总收入分别约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亏损额度分别为7.3亿元、8.69亿元、28.68亿元,三年总亏损约45亿元左右,去年每卖一辆车就要损失3万元左右,自我造血能力明显缺失。

有业内分析师指出:“零跑汽车的盈利能力不仅受较低的单车售价限制,还受B端非个人客户影响,后者主要是大客户,议价能力高。想快速改善盈利能力,需持续扩大个人客户比重,用规模效应来提升综合竞争力、对冲亏损。”

为了提升个人用户比重,零跑掌门人朱江明曾为T03站台,并指出:“当前A00级市场上热门车型屈指可数,而且绝大部分的做工、动力、智能配置等都比较粗糙,而零跑T03,是一款会对当前市场进行‘降维打击’的精品车型。”

但现实情况却是,T03正让零跑距离C端越来越远——有不少用户反馈,零跑T03存在着行驶过程中失去动力这一致命问题,同时电机、变速器与电池系统也不断因故障而遭到车主投诉。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了T03之上,C11以及S01两款产品虽然市场销量较低,但用户投诉也层出不穷。有车主曾发帖:“买了零跑C11后,不是去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提车至今,车机换了两次,胎压监测换了1次,内饰装配件换了一次,车门版换了一次,车顶漏水,充电盖打不开,前备箱锁有问题,音响喇叭异响,摄像头卡顿,gps没信号,sd卡损坏,外放电坏了,跑偏。”

对于此时的零跑汽车而言,C11以及S01有些像是鸡肋,虽符合品牌调性,但用户却不买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零跑T03,就像是一块烫手山芋,对于饥饿的零跑而言不可或缺,但吃下去之后,自己却受到了“降维打击”。

从不讲故事到只会画饼,朱江明怎么变了?

连一辆微车都造不好,喊出“全域自研”的零跑汽车应当感到羞愧。

但是,朱江明对外喊出的声音却是“不玩概念,不讲故事”,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豪车”。零跑旗下产品品控上的不达标,与朱江明口中的为老百姓造车的理念自然是背道而驰。抛去这一点来说,零跑汽车又有没有做到干实事,不画饼?

很有可能没有。根据相关报道显示,零跑汽车画过的饼包括但不限于“三年在智能化上超过特斯拉”、“通过全域自研取得核心竞争优势”以及“2025年销量达到80万辆”等等。

但市场与用户的期望,却一次次被零跑按在地上摩擦。汽车有文化了解到,一方面,此前零跑S01曾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部分对标特斯拉功能的配置,要OTA升级之后才有,试图让用户为未来买单;另一方面,搭载了凌芯01芯片的零跑C11,在中汽研的测试中智能化得分仅仅为42.6分,为岚图、高合等相关产品分值的一半,直接说明了零跑在智能化上的薄弱。

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朱江明的“说一套,做一套”,主要是为了能够让零跑汽车获得更多的融资,以缓解企业在资金上的压力。

在2020年4月下旬,朱江明曾表示:“三年不要一分融资,也能活得下去”。那时的朱江明,显然错估了未来新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高估了零跑汽车未来的盈利能力。

在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进入“军备竞赛”时期。如今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以及领先电池技术不仅实现了快速的突破,而且被下放到售价更低的产品之中,行业优胜劣汰加剧,要么走低端求生存,要么向中高端冲击求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唯二的生存法门。

嘴上喊着不缺钱,但零跑汽车近两年在融资上却屡屡碰壁,有媒体曝出其A轮融资其实不足8亿元,官方存在着造假嫌疑,而目前总融资大概在100亿元左右。在融资难、卖车亏钱的基调下,零跑汽车去年年底流动资产总值为约89.55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3.38亿元,现金储备仅仅为蔚小理的十分之一。

没钱的尴尬,正让朱江明的“全域自研”梦逐渐破灭。过去三年,零跑汽车的研发总投入约为14亿元,三年总额尚不及蔚来一个季度的投入,又何以能支撑起零跑对芯片、电池等领域的全面开发?

谈到这里,零跑仅仅能够拿出一款微型车T03来撑起品牌的未来,同时在品控上不断遭到用户投诉等问题,也均得到了解答。

有文说

没钱、又要面子,同时还喜欢跟比不上的对手去争个高低,零跑汽车有些像被世俗捆绑住了双手双脚、遮蔽了目光,永远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但从品牌发展的层面上去看,零跑汽车其实仍有机会,一切的前提是摆脱此前的负面影响,真正拿出能够让用户信赖的产品,那些“画饼”行为只能骗得了自己,却无法愚弄大众,也换不来投资。

撰文丨欧阳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