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涨价潮。特斯拉、零跑、哪吒等品牌纷纷上调了旗下车型的价格。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芯片短缺、国家新能源政策退坡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中,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是主要原因。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7.5%,全球销量也在成倍增长。这直接导致了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大幅增加。然而,供给端却显得力不从心。以锂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国内产量无法满足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国外疫情影响下产能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进而推高了动力电池的成本。除了碳酸锂,电解液等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在快速上涨。这使得动力电池处于卖方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而从供需关系来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但上游供应端依然乏力。这意味着,至少在2023年之前,全球锂供应增速仍将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对于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全系价格不高的车企来说,电池成本的增加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车型甚至选择了停产。在补贴退坡、2023年取消补贴的背景下,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价格或许很难下降。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失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原材料供应端亟需加大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变化。
作者I小董同学
编辑IChris
2022年,电动车涨价了。
从2022年初,各大车企公告中,「芯片短缺」「国家新能源政策退坡」「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字眼出现,接踵而来的是电动车全面涨价。
特斯拉也从2021年年末开始涨价,Model3从235900元涨至如今265652元,上涨近3万元。
这仅仅只是涨价序列的一部分,还有包括零跑、哪吒、飞凡、奇瑞新能源、福特等等都对旗下部分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
这其中芯片短缺,补贴退坡的确是一部分原因。不过仔细想想,2021年初时这两个原因同样存在,但全年新能源车也少有涨价趋势。
2022年,各大车企借着补贴退坡的名义,纷纷涨价。究其原因还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举个例子,锂电池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在2021年1月份的价格是每吨5万元,截止今日已经上涨到每吨45万元以上,足足翻了9倍。
那么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先是新能源车的需求量显著提高。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352.1万辆。2020年全年数据则是136.7万辆,同比增长157.5%。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也在成倍增长。
新能源车需求量上涨,上游动力电池的需求量自然会水涨船高。据Adamas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的动力电池需求量是286.2GWh,与2020年的134.5GWh相比,同比增长113%。
显然动力电池的需求在成倍增长,然而供给端的不足,成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的第二大原因。
先来了解下动力电池(锂电池)是如何构成的。锂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外壳和其他材料构成。那么成本占比呢?一般情况下,原材料中正极材料占30%-40%,隔膜占15%-30%,电解液占20%-30%,负极材料占5%-15%。也就是说正极材料的价格对锂电池的价格影响占比最高,上文也提到过的碳酸锂,就是锂电池正极的原材料。
依旧以碳酸锂为例,工信部数据指出,2021年我国碳酸锂产量为24万吨。同时在2021年,还有8.1万吨碳酸锂需要进口方式补充。还有个数据,2018年-2021年,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分别为2.45万吨、2.93万吨、5.01万吨、8.1万吨。显然国内自产的碳酸锂无法满足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然而现阶段国外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锂资源分布主要是智利和澳大利亚,两国合计占到全球锂资源的65%。但是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国家,现阶段疫情依然存在,产能无法得到保障。面对从2020年开始的爆发式增长需求,从最上游的矿石、盐湖提锂,到中游进行加工提炼,国外扩产扩建效率还远远没有跟上。
当下纯电动车终端市场供不应求,中上游供应链扩产还需时间。显然在2022年碳酸锂的价格依然会保持上涨趋势。
碳酸锂只是作为电池阳极部分的原材料,此外电池还有阴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等。
其中电解液的价格涨势迅猛,截止2021年11月30日,据鑫椤数据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价格为11.03万元/吨,同比增长175.75%。如果进一步来看,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变化更加夸张。
2019年2月,国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为10万元/吨,而今年2月,价格已经涨幅至59万元/吨,涨幅近6倍。
好在隔膜和负极石墨的价格趋于稳定,不过隔膜和负极在锂电池成本构成中的总比例只占15%。而下一代固态电池和硅元素负极,仍然处在试验阶段,不具备参考价值。
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大幅上涨显然成了动力电池涨价的主要原因,同时动力电池正处于卖方市场,因此新能源车价格上涨也理所应当了。
供求关系才是决定价格高低的关键。
回到需求端,据中汽协预测,2022年新能源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继续保持增长。
但上游供应端依然乏力,据上海有色网发布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碳酸锂产量达28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22%,国内产量显然不足以支撑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
以我国两大可开采锂资源的青海盐湖和西藏盐湖为例,其中青海盐湖2021年全年碳酸锂产量约为10万吨,在2022年新增最大产能为盐湖股份旗下蓝科锂业,去年10月建成投产的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而具备大量盐湖资源的西藏,因当地工业基础薄弱、电力和淡水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目前仍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那全球呢?
据中国证券报综合多家机构的测算数据,2022年全球锂供给增量预期中位数约为18万吨LCE,供给增幅在30%左右。2022年全球主要供给增量来自Greenbush矿山以及Atacama盐湖,两地合计提升8.2万吨,占整体增量43%。而在2021年大规模开发的阿根廷盐湖资源,受到开发周期限制,大量项目投产时间在2023年之后。
当然国内不少企业也选择去海外开矿,包括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西藏珠峰等公司都在全球各地买矿。例如赣锋锂业在2021年以2.84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座墨西哥矿山控制权,还有南美、美洲、澳洲等地不少矿山也被国内企业购买开发权。但是等到正式投产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2022年全球锂供应增速仍然跟不上新能源车的增量,至少要在2023年才会出现缓解。
这对新能源车的价格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回到最让我们关心的车价上面。
来算一笔账,1kWh需要0.6-0.8kg的碳酸锂。如果从2021年1月碳酸锂5万元/吨的价格跟今天45万元/吨的价格对比,一块60度电池包,电池成本就要上涨14400元左右,这还仅仅只是碳酸锂一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这对于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欧拉和零跑等等这类全系价格都不高的车企来说,压力甚大。
比如欧拉黑猫、白猫直接选择停产,虽然官方回应是芯片短缺和零配件供应无法保证生产,但另一方面,电池成本的增加也让这些本来利润很低的车型雪上加霜。
电池成本增加,补贴退坡,2023年取消补贴,近两年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或许很难下降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3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