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我们往往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作者从个人经历出发,对一汽大众和广汽研两个offer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首先,作者认为,如果打算长期从事汽车行业,东北地区的一汽大众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没有哪个企业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东北地区的一些大型国企在改制过程中,许多高级工程师和熟练工被迫另谋生路。相比之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具活力,压力也更能激发人的进步。从行业角度来看,一汽大众虽然在行业内处于合资车水平,但与奔驰、宝马等品牌相比,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一汽大众的发展策略似乎过于保守,已经逐渐落后于一些日系车企。相比之下,广汽研作为研发部门,更注重技术创新和思维培养,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部门更注重经验的积累,而研发部门则更注重思维的培养。在生产部门,员工可能需要经常出差,而研发部门的出差频率相对较低。此外,研发部门的工资并不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利润,而是更看重个人的贡献和能力。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女朋友的问题。如果双方已经见过家长并得到了认可,那么选择哪个offer可能并不会影响两人的关系。但如果还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那么选择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可能会增加两人在一起的几率。总之,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行业前景、个人兴趣、职业发展空间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没有哪个企业是可以托付终身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机械硕士在面临一汽大众(青岛)和广汽研两个offer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东北地区的一汽大众虽然在汽车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地位,但与国际品牌相比,技术和设备上存在差距。相比之下,广汽研作为研发部门,更注重技术创新和思维培养,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可能更具吸引力。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各有特点。生产部门更注重经验的积累,而研发部门则更注重思维的培养。此外,研发部门的出差频率相对较低,工资也不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利润。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们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长远发展。没有哪个企业是可以托付终身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家庭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双方已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那么选择哪个offer可能并不会影响两人的关系。但如果还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那么选择一个离家较远的地方,可能会增加两人在一起的几率。
我们讨论一件问题时,肯定是先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然后再对这个办法进行分析论证,否决或者改进。然后再提出另外一个,然后选择最好的实施。
所以给别人的解决办法挑毛病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并不意味这提出一个思路那个人是错的。所以我个人从来不排斥“歪楼””跑题“”强答“这种答案,因为它能给没有思路的问题提供思考的方向。一般我们进行头脑风暴时,最喜欢捎带一些小白或者业外人士进行讨论,这样才不会让人陷入固有定式思维。
百度58汽车里问一汽大众情况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多数都没有人答。类似的还有铁总、两油、中车,中核,国家电网等这类体制内国有企业的问题。我平常也就看看,毕竟与我没什么关系。百度58汽车里不少人理科出身,都毕业这么多年了,即使不在X企业干,谁没几个混迹于该企业的朋友?都能侧面或者正面了解些企业的内幕或者现状。但无利不起早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谁干?所以没人真给你抖干货。
题主这个问题我的确是强答,原因一是有人邀请,二是身为单身狗,认为他们对象俩人儿能有机会一起就业不容易,所以就抛了个砖,没成想还真砸出了几位业内人士。其实我一开始是打算纯纯的黑一下的,毕竟人的本性是喜欢撕,所以”黑“这种钓鱼的方式是最好的,不过本着理性讨论避免被举报从而断掉长线难以钓大鱼效应的原则,我作出了如下“不专业”的回答。至于对错就由“业内人士”评判吧。而那些只批评我的答案,又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小白看官们直接屏蔽就可以了。我的砖还在,期望更多的业内工程师来拍。至于答主的问题,我更相信命运的安排,好坏到底如何?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没错,只有废话才是最正确的)。
——有感于大众工程师
的题下评论。2016.2.16
———————————————————————————————————————————-
先拿整个人生来说
你要干一辈子汽车就呆在东北。如果不是,有任何一丁点的其他想法,都是深广上杭北这个顺序。
对于受雇者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特别是技术型人员。
东北早期的大型国企高级工程师一大批,熟练工一大把,一改制只留下工资最低的,50上下的直接买断/内退。40岁上下的拖家带口的就自己另谋生路,积蓄拿出来做点小买卖。剩下的有闯劲的最后还是得放弃5-10年攒下的“资源”跑去长三角和珠三角重新开始,当然有一很大一部分出去得都混的不错:压力使人进步。另:汽车行业没什么相关技术公务员可以考只能从头来跟玩文科的竞争。
然后拿行业来说
一汽大众在行业内也只是个合资车水平,比国产车好而已,对高工也没有硬性英文要求,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跟奔驰宝马完全没可比性,就近几年的汽车口碑来看,一汽大众吃老本严重,已经落后于几大日系车企了。我猜他们的发展策略应该是赚10年钱发给自己人,再买一批技术继续这么玩。永远处于行业二线水平。如果我是搞技术的,第一个看不起的就是这样的公司,我觉得底层再喝十年肉汤差不多了,中上层分肉的早晚进去。
如果一个行业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龙头老大,那龙头没了,该地区的此行业肯定就完了,技术型只能换地区,管理人员换行业入手就比较快。
再拿视野来说
集团企业架构大概是这样的董事会>战发/战投>企划/经营>研发>生产/营销>运维/销售
前4级在总部,虽然层级多,但是人数占比低,后2级就是全国设,哪本低利大设哪,临时工多。
题主拿到的俩OFFER是:一汽集团大众公司青岛分厂和广汽集团研发部。
房地产拿万科和万达说:就是华润集团万科地产青岛分公司生产部和万达集团设计院。
这个例子可能题主看不懂,我直说吧,差2级。集团下你可以玩各个分公司。大众下的生产部,玩厂里的流水线。
最后拿职业发展来说
生产培养的是经验,不断的淘汰旧的学习新的。研发培养的是思维,你是创造新技术的那个。
生产到了项目经理或者总经理高度,哪里需要你,就必须到哪里去扎根,顶多每月回家一次。
研发到了项目经理或者总经理高度,哪里需要你,去出差调个研几天。回来开个会,完活儿。
如果觉得生产长出差也不是很影响,以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多久就需要国外设厂了。
不过,生产工资跟着利润走,研发工资则不是。毕竟产值最容易看到,研发只能赚人品。
至于女朋友,你俩已经见过双方父母七大姑八大姨都同意了还是没呢。如果都同意了就无所谓,如果还没就往远跑,这样在一起的几率能大一点,要不然离家越近越容易受家里影响容易分。
附几大国有车企2015年上半年财报汇总。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5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