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新手养鱼爱好者,家里养了红色鹦鹉和黑色地图鱼。鱼缸是底滤式,尺寸为80cm*42cm*90cm。刚开始养鱼时,发现鱼缸底部有残留鱼便,水泵24小时开着也循环不掉。鱼便泡久了成粉状,鱼缸内壁开始起藻。后来清缸,把造景和鹅卵石清理出来,裸缸养鱼。在网上发现一款鱼便收集器,抱着试试的心态买了一个。使用后发现效果不错,鱼缸底面干净了很多。我总结了这款鱼便收集器的优缺点:优点:1. 通过水泵吸力,能将鱼便吸入收集器内,与鱼缸分离,10-15天清洗一次,操作简单。2. 有透明、白色、蓝色三种颜色可选,我家用的是透明色。3. 使用后,过滤棉干净很多,省了清洗次数,水质改善,建议15-20天换水一次。4. 内部过滤网是钢丝做的,使用寿命长,生锈后可更换,某宝有卖。缺点:1. 适合裸缸使用,不适合有造景、砂石、水草泥的鱼缸。2. 收集器高度需根据鱼缸水位选择,水泵功率也要根据鱼缸大小选择。3. 水泵进气口有声音,可塞海绵减小噪音。总的来说,这款鱼便收集器对新手养鱼者来说,能有效解决鱼便清理问题,保持鱼缸清洁,提高养鱼体验。但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搭配,以达到最佳效果。新手养鱼者使用鱼便收集器的体验分享:能有效解决鱼便清理问题,保持鱼缸清洁,提高养鱼体验。但使用时需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搭配,以达到最佳效果。
本人是新手,突然之间喜欢养点鱼,于是家里养了几只红色鹦鹉和几只黑色地图,由于空间有限,鱼缸定做的是底滤,鱼缸长80cm*宽42cm*高90cm,刚开始养鱼啥都不懂,平时三两天喂食一次,后来慢慢发现鱼缸底部有残留的鱼便,水泵24小时开着,怎么循环都循环不掉,鱼便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成了粉状也循环不走,后来鱼缸内壁四周开始起藻,逐步大面积产生,然后清洗鱼缸,以致不敢再给鱼儿喂食,就是担心鱼儿拉的鱼便循环不走污染水质,刚开始鱼缸底部有铺的鹅卵石和树脂造景的小桥和仿真水草,时间长了石头的缝隙都是残留的鱼便,前段时间狠心清缸,把造景和鹅卵石全部清理出来,鱼儿都捞出来放在了水桶里,忙活了多半天时间,后来裸缸养鱼,在网上偶然发现一个吸收鱼便的收集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买了一个,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确实不错,鱼缸底面干净了很多,我就自己使用后情况简单总结一下优缺点。
此款鱼马桶粪便收集器优点:
1、鱼马桶上部接口接三合一水泵,通过水泵的吸力,确实能吸收鱼便进到收集器内,与鱼缸分离下沉到鱼便收集仓内,间隔10-15天水泵断电,从鱼缸内提出收集器,拧开底部的手动排泄口,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冲洗也挺省事。
2、此款收集器有三种颜色,分别为透明色,白色,蓝色三款,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收集器,我家使用的是透明色的鱼马桶收集器,下面上图供大家看一下!
3、使用后,收集鱼便有明显的效果,过滤棉也干净很多。省了清洗过滤棉的次数,鱼缸内水质有了改善,建议还是15-20天换水一次。
4、内部的过滤网是钢丝做的,最起码使用时间应该长一些,即使以后生锈,也可以更换,某宝都有卖的,十来元钱包邮完全足够。
使用后,鱼缸确实干净了,看着也很舒服,下面上图!
缺点:
该收集器适合裸缸使用,就是鱼缸底部没有造景,砂石和水草泥的鱼缸使用,收集器的高度需要根据鱼缸的水位高度来选择,收集器上部搭配的三合一水泵也需要根据鱼缸的大小来选择不同功率的水泵,水泵的进气口,有些声音,我处理的方法是在进气口的塑料帽内塞了一点海绵,声音明显有所减小。
先来一张鱼缸的整体图
再来一张鱼缸买来造景养水的图
接着来一张加上收集器收集鱼便裸缸养鱼的照片,大家看看是不是干净利索了很多
最后来一个鱼便收集器工作的视频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5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