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现在是比宝马和奔驰档次低一点吗?

奥迪现在是比宝马和奔驰档次低一点吗?_58汽车

奥迪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正在逐渐压过宝马,在德国和欧洲主流社会中享有高度认同,但在中国的认知却仍然滞后。大众集团和戴姆勒获得了“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宝马却没有入榜,说明宝马并非世界市场的第一或第二。奥迪并非档次低于宝马,通过引领者的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头衔,奥迪在全球取得了成功。消费者需要更多的保障,回到汽车说明书是保障用户权益的基础,确保汽车的性能、安全、舒适、经济、环保、耐用俱优。希望本文对于买车用车养车的车主有所帮助。

宝马是好车、并非豪车,仅此而已。

讲得再直白一点,4门的车、豪车是以乘坐人为中心追求极致的、最多兼顾驾驶追求。

不论意见还是趋势,最重要的来自做和做到的人,而不是来自懂的人;

阿基米德、牛顿都是做出发现的人,学霸最多也就是懂阿基米德和牛顿所发现的皮毛的皮毛的人(他们的老师最多也只懂皮毛),是什么样的人,观其言、察其行,都会原形毕露。

这里写的是关于品牌发现、品牌创建、引领世界,并非品牌追随,如果与品牌追随者的意见相左,特此申明、大家的时间点不同。

在读本回答之前,最好能先观看下面的视频:无人区的同行者、理解无人区、追求无人区、自由进入无人区

【视频中的主题演讲,发生于专门的豪车(奔驰S级之上)活动,2020汽车超级模特大赛浙江赛区】

国人看豪车、好车,是从最初引入桑塔纳、捷达都曾经是民众心目中的豪车开始的,由此出发、国人开始习惯于认为宝马是豪车;对车了解多了,选车的立场提升了,看法不同了:

宝马是好车,不是豪车,宝马是平民中的好车,有不少豪车、一台的价格能买10部宝马这样的好车;

奔驰是豪车,也是好车,奔驰为各阶层都提供豪车、奔驰的豪车也是好车;

奥迪是豪车中的平民车、平民车中的好车,奥迪有半边身子是豪车;奥迪在豪车领域,通过企业兼并,吸收和融合了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之所长,以至于用奥迪同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可变身宾利、保时捷,在平民车领域中变身用同样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可变身大众。

大众汽车1998年以高出宝马44%的出价,收购了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同时拥有了劳斯莱斯、宾利这两个品牌的生产技术、出品两个品牌的汽车,其后在2003年将劳斯莱斯转让给宝马、自己保留了宾利至今;全球最豪华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像吃甘蔗一样尝过了甜头,还留了块甘蔗田自种自收自卖;大众汽车的共用平台,涵盖最豪华汽车、平民豪华汽车、平民汽车、跑车,大众起家的时候造的车是低档车、贫民车,整个公司在公用平台下协同发展;

2019年,奥迪为大众汽车集团贡献了45亿欧元的营业利润。[1]

至今,奥迪有超过保时捷911的跑车,宝马还没有。

现状是:奥迪强于宝马、逊于奔驰。——并非源于血统,而是企业自强与进步,以及德国、欧洲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同,中国这边的认知还在滞后中:名牌是在成为名牌之前被主流认可、而在成为主流之后被跟风者追捧;名牌摔倒的过程也是如此、主流先觉察、跟风者在名牌摔倒之后眼睛碎了一地。

奥迪被低看、被认为不如宝马,是因为亲民,被把好车当成豪车、并且自己亲自当司机的人鄙视,在真正德国上层主流认知中:

大众集团、戴姆勒是世界冠军——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WeltmarktführerChampion,宝马不是、宝马落榜;[2][3]——这个冠军的品质、难度、含金量高于福布斯杂志的“世界500强|Fortune500“

这个世界冠军的正式头衔是“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德语“WeltmarktführerChampion”,也就是国内媒体如环球网、人民网、海外网报道“的头衔“全球市场领导者(隐形世界冠军)”[4],世界市场领导者峰会,环球网还以“欧盟经济达沃斯”为名报道[5][6]。——世界市场领导者峰会的理念和口号是:“向最强的学习!”

也就是说,大众、戴姆勒参会,是被学习的“最强者”,宝马如果参会,是向“最强者学习”,虽然这会让很多中国人感情上受不了、面子上下不来(好奇怪,中国人),但却就是事实、发生在德国,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还要发生在长春。

以和德国人多年交道的经验(大学毕业后第一个项目就是国务院重大装备引进西门子专利技术和装置),德国宝马自己看待这些事,没有玻璃心,一个产品做对了、上云端,一个产品没做对、踩了一脚泥,都属于正常,他们坚持本份、不攀比、做好自己、早晚有自己的成就;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只有名单、没有排名,名单按字母顺序。

大众集团、戴姆勒获得的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头衔、是如同奥斯卡一样的学院奖、成就奖,不按销售额排大小(即与世界500排名不同),只有细分市场第一、第二才有资格入围,靠价格战夺得市场份额不算数、不够格。

本文后面会详细介绍德国主流认知、世界冠军的相关事宜,去看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信息,这是2018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头衔标志:

宾利就是奥迪,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一样的;保时捷也如此。

宝马拿哪一款车胜过宾利?宝马压得住保时捷?

如果宝马压不住宾利、压不住保时捷,宝马压不住平民装的宾利、保时捷——奥迪,奥迪档次就不比宝马低。

奥迪A8、A6、Q7、Q5、TT与宝马1系比,难道车标更重要?

同等价格能拿到车,估计没人坚持要宝马1系,宁愿要奥迪A8、A6、Q7、Q5、TT,这就不是一个等级;

宾利就是个奥迪,搞车的人都知道,如果宝马1系的价格拿得到宾利,有几个人坚持选宝马1系?

保时捷就是奥迪,搞得很多保时捷车主很苦恼。

先说说论跑车、宝马不是跑车;论豪车,宝马只是好车、不是豪车;一台自己开的好车,自豪感飞到天上去,哪里来的道理?

实际上奥迪系列品牌已经压住宝马了。

德国获得“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7]的仅有456家,其中汽车公司中的冠军企业[2][3]只有:

宝马公司没有入榜!

“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7]品审标准中最严格的一项标准是:任何一个细分行业中,只有世界市场的第一或第二才有资格入围、上榜、成为冠军。

因此整个德国、仅仅456家企业够格、从13,883家企业中选出来成为冠军,完整的条件是:

靠价格战取胜的不算!

——《德国汽车-昨天的状态符号》[8],德国经济周刊

来自中国源源不断的利润和对奥迪升级的期望,使得奥迪持续攀升。

环球网关于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的报道《全球市场领军企业(世界隐形冠军)峰会2020将首次在中国长春举办》中写到:

获得“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的企业是ABB、爱德龙、阿迪达斯、蔡司、戴姆勒、大众、采埃孚、曼MANN、安联保险、巴斯夫、拜耳、贝塔斯曼、布鲁克纳、汉莎航空、德国证交所、海德堡、库卡、利勃海尔、马勒、红牛、博世、西门子、SAP、斯沃琪、福伊特……

官方对冠军获得者的评价是:“世界市场领导者”标志代表着公司在各自领域中作为“世界市场领导者”的杰出地位。

环球网的报道中还写到:

这个“您们”,在当时的场景,可能没有宝马,但是有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

大众集团收入体量比宝马汽车大(财富500/所谓世界500强中排名,大众汽车集团位列第9,宝马位列53),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早已不是初入中国的水平。

爱德龙是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大众每款新发动机研发、润滑解决方案的配合团队就是爱德龙油品实验室,对大众、奥迪的水平和底子我们有一定的发言权、不是用各种资料猜的

大众、奥迪烧机油,元凶不是车有问题、而是保养时候机油加多了!

说的是德国车、例子举到日本车、太典型了:雷克萨斯LS430、8缸发动机、换油量只有4.2升(不换机滤)/4.5升(换机滤),但是汽修师傅习惯的保养方式是加8升机油,相差几乎一倍、3.5升。

笔者高度怀疑,不良润滑导致发动机噪声、振动大,产生高频、广谱共振源,使得汽车部件加工中的应力残余、沙孔、加工缺陷等,在共振情况下使得零部件出问题。

德国工程师未必能想到中国式大众汽车保养只是花样:大众要求VW50200机油认证标准保养,德国工程师来的是真的,中国4S店以及汽修厂干的是假的、油桶上有VW50200字样、实际不按标准保养、导致润滑不良、噪声振动增生。

汽车说明书是车辆购置的合同附件、是有法律效力的,保养没按照汽车说明书规定的认证标准执行、等于破环了各方履约的法律责任、破坏了车辆品质保障的体系;

解决问题,首先要从保养是否真实遵循汽车说明书/车主手册开始。

认证标准规定的保养里程,不是距离单位,是保养品质等级!看一看标准改变的替代关系就容易明白:

两台国三的车、不是国六;两部3G手机,不是6G;

3个1万公里保养,不是1个3万公里保养,这是技术代差:

保养越好、花钱越少!

汽车行业的引领者,他们决定做出一台什么车、做出来了、还获取了成功、成为全球“向最好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引领者,各行各业都有,出自德语地区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世界市场领导者冠军。

世界格局的引领者,他们远离汽车制造、他们往往有专职司机而自己不开车,他们的看法和抉择影响世界。

消费者很重要,消费者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中是滞后的,汽车行业的引领者、世界格局的引领者,他们是居前的、是决策力量。

我陈述事实,我发表我的观点,我不试图说服任何人,想与我讨论的人请回到我提出的观点本身:奥迪品牌不比宝马低。

买车是私人的事,为了感觉高人一等买宝马,这里有盆冷水,但是想要自己宝马车好、我们有宝马保养的专栏、比任何讲宝马保养的都更专业

最有资格讲车如何的人,是汽车设计研发团队,汽车测试工程师、汽车鉴定师等等专业人群中的精英,他们对车更有发言权;对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和行业分析精通的股票分析师,在企业价值、企业发展态势、品牌定位和价值上,比懂车的人更权威。

成功的、发财的、最有权势的,是离汽车行业远的人,与汽车行业越近、仅仅是越有机会靠车吃饭而已。

如果一个人,从不看汽车说明书,只有一台车或有过几台车、保养标准都没搞清楚过、发动机机油经常加多、车厂认证标准没听说过、听加油工和维修工的意见给燃油加燃油宝之类的汽车说明书禁止的未认证添加物、以及给机油加添加剂的人,也就是平常的车主,在汽车行业里并不是引领者,而是消费者。

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得到保护,我们坚持的方法是:回到汽车说明书、这是汽车购置合同的附件、这是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这是保障用户权益的基础。

车主该得到的保障是:性能、安全、舒适、经济、环保、耐用俱优–这是我们在做和已经做的事。

希望本回答,能给买车用车养车的普通车主,提供一个客观看待汽车行业的帮助。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7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