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轨电车沿线红绿灯采用类似铁路排图的方式并不可行。原因在于有轨电车运营环境复杂,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延误可能性大。地铁系统虽有ATS系统按时刻表分配资源,但也会根据运营状况灵活调整。中国大陆地铁系统虽按预定时刻表组织行车,但在延误情况下,调度和ATS系统会尽力恢复列车正点运行。然而,这种策略是否合理值得商榷。高密度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大铁路不同,旅客可以做到随到随走,不必严格按时刻表乘车。例如,一班列车晚点5分钟,导致后续列车都晚5分钟,看似问题严重,但对旅客实际影响有限。一种更合理的策略是按列车间隔组织行车,而非严格按时刻表。在晚点情况下,调度/ATS系统应努力维持列车间隔,而非减小实际运行线与图定运行线的差异。上海申通与法国Keolis集团合资运营的浦江线就采用了这种理念,值得借鉴。有轨电车沿线红绿灯不宜简单模仿铁路排图方式。有轨电车运营环境复杂,易受干扰,延误可能性大。地铁系统虽有ATS系统按时刻表分配资源,但也会根据实际运营状况灵活调整。中国大陆地铁系统虽按预定时刻表组织行车,但在延误情况下,调度和ATS系统会尽力恢复列车正点运行。然而,这种策略是否合理值得商榷。高密度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大铁路不同,旅客可以做到随到随走,不必严格按时刻表乘车。例如,一班列车晚点5分钟,导致后续列车都晚5分钟,看似问题严重,但对旅客实际影响有限。因此,按列车间隔组织行车,而非严格按时刻表,是一种更合理的策略。上海申通与法国Keolis集团合资运营的浦江线就采用了这种理念,值得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借鉴。
不能。原因你自己都说了:“比如有轨电车延误,可能就会连续吃红灯,调度就会很麻烦”。
事实上,哪怕是完全独立路权的地铁系统,负责资源分配的ATS系统也不会纯粹按照既定的时刻表(运行图)转动道岔、请求/释放进路资源,而会根据运营状况作出反馈——例如列车运行至特定的地点,根据列车的车次目的地信息排列、触发对应的进路。有轨电车相较于地铁,运营环境更为复杂,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发生延误的可能性也更大,这种方案的缺陷也就更为明显。
既然提到了时刻表,这里再多一句嘴。虽然中国大陆的诸多地铁系统采取的是预定时刻表,按图组织行车的策略;在延误的情况下,调度和ATS系统的应对策略是尽全力恢复列车正点运行;衡量、考核运营质量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列车累计晚点时间、5分钟以上晚点次数等。但这种沿袭自大铁路的策略是否合理值得商榷。高密度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不似大铁路长距离列车,旅客需要看点坐车,而可以做到随到随走。假定有一条单一交路的地铁线路,其中一班列车始发晚点5分钟,导致后续列车都比时刻表规定的时间晚5分钟,这种状况计算累计晚点时间、5分钟以上晚点次数,算出来的结果可以非常大,看似问题非常严重。然而对于旅客来说,由于后续列车间的车次间隔得以保持,实际的影响也就那5分钟而已。
基于这种考量,一种更为合理的策略不是按图组织行车,而是按间隔组织行车。在晚点情形下,调度/ATS系统极力维持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间隔,而不是减小列车实际运行线与图定运行线之间的区别。上海申通与法国Keolis集团(由法铁sncf控股)合资建立的申凯公司运营中运量线路浦江线时,即引入了这种优良的理念[1]。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088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