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日本推出了轻自动车标准,促进了微型厢式车的发展。各大厂商纷纷推出符合标准的车型,如大发Hijet和铃木Everycarry。斯巴鲁Sambar是首款平头微面,而本田lifestep-van则是第一款前置前驱车型。然而,微面在欧美市场销量有限,而在亚洲和拉美市场却获得巨大成功。五菱宏光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微型面包车,但随着用户转向MPV,它的设计也逐渐朝着MPV化方向发展。随着时代变迁,微面车型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有了更多创新,未来微面车型是否会再次复兴,尚待观察。
姊妹篇:日本有什么特别的小萌车?-鱼非鱼的回答
这一期要聊的小面,跟重庆的那种美食没什么关系,指的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微型厢式车。
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推广汽车消费和民族汽车制造业,设立了一个新的汽车类别:轻自动车(軽自動車)。1949年的时候,轻自动车的标准是长度不超过2.8米,宽度不超过1米,排量不超过150毫升。但很快,这个过低的标准就被提高的长度3米,宽度1.3米和排量360毫升。轻自动车的购置税和每年的车船使用费都更低,很快去促使日本厂商在这个标准内推出各种汽车。除了主流的两厢轿车以外,也有很多厂商推出了商用版本的轻自动车。
1960年,大发首先推出了轻自动车标准的皮卡Hijet。采用356cc风冷直列两缸发动机,输出22马力,长2995mm,宽1295mm,高1615mm。前置后驱。
1960年,又推出了厢型车的版本,不过这款车看起来还是比较接近两厢轿车。
大发在1963年还推出了一个不符合轻自动车的『重型』版本,大发New-line。比hijet长了350mm,换装了800cc发动机,载重量达到500kg。它跟hijet的关系大概类似今天我国的长安神骐跟长安星卡的关系。
1961年,铃木也推出了Suzulightcarry微卡,与hijet不同,carry采用前中置后驱,发动机在前轴后侧而不是前侧。
到1964年,又推出了Van的版本,这辆车看起来就很像那种短头的厢式车了。
不过,真正的第一个平头微面,则是斯巴鲁在1961年推出的Sambar,基于自家的微车斯巴鲁360,可以乘坐三排乘客,采用前置后驱结构。
下图为1958年推出的斯巴鲁360
正如系列第二篇所说,它其实是借鉴的Fiatmultipla,同样是轿车底盘和前置后驱的结构。
这款车还有敞篷版,用于在夏日的海滩度假,MultiplaMarinella,没有量产
和菲亚特1100,从左到右分别是三厢轿车,旅行车和两厢轿车。
1966年,三菱也推出了自己的微面,minicab,采用前置后驱布局
1966年推出的第二代斯巴鲁sambar
好像都长差不多嘛。。。60年代的日本车企还不是很重视原创设计,外形上常常也是抄来抄去的
1972年,本田基于自己的微车life推出了lifestep-van,有一个小短头,造型稍微有一些不同。而且它也是日本微面中第一个前置前驱结构的车型,有更好的舒适性
但是很可惜,这种比较有创新性的设计很快被本田抛弃。之后本田在1977年用微型商用车平台的acty取代了更轿车化的lifestep-van,同样采用中置后驱布局和平头设计,从而能够容纳更大的空间,置放三排座椅
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这种微型厢式车从来不感兴趣。它们几乎从未进入美国市场,在欧洲市场也只是在1976年日本轻自动车标准提升到3.2米长,1.4米宽和550毫升排量以后,才有一点销量。下图为出口版的Hijet55wide,为第5代大发微面。
下图为80年代大发hijet在英国的广告。
但是在第三世界的亚洲和拉美国家,微面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4年,天津汽车跟丰田达成合作协议,根据1981年推出的第六代大发hijet,生产天津大发车型。下图为90年代初的北京,可以看到除了一辆夏利以外,其余出租车都是大发。而因为大发出租车的黄色涂装,结合四四方方又圆滚滚的造型,中国人开始把他们成为『面包』车。很快,本土的长安,哈飞,昌河、五菱等厂商都开始制造这种面包车,在90年代,他们比奥拓还便宜,还能拉上一大家子人,为早期的工薪阶层私家车买主所青睐。
我国目前销量最大的车型,也正是一款大微面——五菱宏光,因为不受轻自动车标准限制,要比日本的微面大一些。
因为微面在舒适性上的劣势,我国的微面用户也在逐渐转向MPV,前置后驱的宏光已经很接近MPV,它的换代产品宏光S1甚至更加MPV化,全面放弃了钢板弹簧后悬
同样,80年代以后,日本车企针对海外推出的微面也往往会更大一些,比如下面这辆1981年的斯巴鲁sambar700(也叫斯巴鲁sumo,斯巴鲁libero或斯巴鲁domingo),采用1.0L发动机,车长3.4米,远远超过了轻自动车的标准
80年代末,大发也针对东南亚推出了Zebra,就是hijet的增大版。下图为基于7代hijet的zebra
94年推出的第八代hijet的zebra版本还在马来西亚生产,挂本地的Peruda牌子。而无独有偶,这款车也在五菱生产,编号为LZW6370。
当然日本本土的厢式轻自动车也在继续发展,90年代以后,日本车企生产的微面造型更加丰富。下图为1990年推出的第五代斯巴鲁Sambar。斯巴鲁还为这代sambar装上了四驱系统,叫做sambardiaswagon
1996年,丰田还推出了比hijet更小的midget
1999年的三菱TownBox也是如此
大发1999年推出的第九代hijet,随着日本收入水平提高和家庭规模减小,日本轻自动车用户对三排座的需求降低,这辆经典的hijet再改为短头以后只有两排座椅
1998年铃木的10代Everywagon(carry的乘用版本已经于1979年的第7代改名为Every,更注重舒适性)
铃木也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了加大版,由长安生产,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长安之星,日本叫做everylandy。后来这款车在2001年被带到印度,叫做MarutiVersa
同样,第十一代的铃木Carry也推出了中国版的everylandy,即昌河铃木浪迪
下图为原型车11代Everywagon,车长要短不少
为了改善舒适度,现在的hijet的载人版也改名为大发Atrai,还提供了涡轮增压的版本。
无B柱设计
2011年,本田推出了N-BOX,在普遍认为微面市场已死的情况下,又用时尚复古的设计和实用的大空间掀起一股热潮。下图为普通版N-BOX。660毫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居然就有57马力的输出。
能非常舒服的乘坐四个人
放倒后排以后,甚至可以拉自行车
下图为Slash版后门把手是隐藏的。
SUV风格的N-BOXelement
在N-BOX的热潮下,丰田也推出了Pixisvan
也许微面又会复兴也说不定呢?
下期预告:面包车演义(5)深入敌后的MPV
拓展阅读:素颜朝天照样闷声赚大钱,三菱L100与柳州五菱的天作之合。-邓较瘦汽车户口簿-百度58汽车专栏
系列文章: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1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