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C-IASI)发布了2021年首批12款车型的评价结果,这一评价被誉为中国碰撞最严格的标准。C-IASI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保险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制定的汽车安全标准,与国际RCAR组织成员之一,可以理解为中国版的IIHS。与C-NCAP相比,C-IASI的碰撞测试更为严格,例如移动障碍比C-NCAP高出近2倍。C-IASI的测试项目包括正面25%偏置碰撞、行人保护测试、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座椅/头枕测试等,还包括AEB效果测试和低速结构碰撞及维修测试。在本次测试中,雅阁、柯灵01、凯美瑞表现优异,获得G级评价。而宝马318i、迈腾、昂科威等车型在人员安全方面达到A级,但因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等项目失分,未能获得满G级评价。途观L、思域、Koleos和宝骏510等车型在部分项目中表现不佳,得分较低。C-IASI的测试结果不仅对消费者了解车辆安全性能具有参考意义,也对车辆维修成本和车险保费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车险收费改革的推进,C-IASI的出现为国内汽车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标准和挑战,促使汽车厂商重新思考安全策略,推动中国汽车安全向国际标准看齐。C-IASI作为中国版的IIHS,发布了2021年首批12款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雅阁、柯灵01、凯美瑞表现优异,获得G级评价。而宝马318i、迈腾、昂科威等车型在部分项目中失分,未能获得满G级评价。途观L、思域、Koleos和宝骏510等车型在部分项目中表现不佳,得分较低。C-IASI的测试结果为消费者提供了车辆安全性能的参考,也对车辆维修成本和车险保费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随着车险收费改革的推进,C-IASI的出现为国内汽车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标准和挑战,推动汽车厂商提升安全性能,向国际标准看齐。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要了解一辆车的安全性能,大多是通过C-NCAP碰撞。但是,现在汽车安全又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参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发布了“2021年首批12款车型的评价结果”,这一评价也享有中国碰撞最严重的美誉。
让我们先知道谁是“C-IASI”。
C-IASI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是由国内两家研究机构联合制定的一套汽车安全标准。前者是中国汽车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国保险研究院:中国保险汽车技术研究院。
说到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叫RCAR-RCAR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72年,是一个国际性的保险业技术研究组织,成员包括各国保险公司的技术研究机构。德国的安联、英国的大昌、美国的知名IIHS都是其成员,上面提到的C-IASI也是RCAR组织的成员,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国版的IIHS。
与C-NCAP相比,C-IASI碰撞项目重叠部分更为严格,直追美国IIHS。从表中可以看出,C-IASI的移动障碍比C-NCAP高出近2倍,IIHS的移动障碍为1500毫米。下护栏撞击车侧后,车门防撞梁、门槛梁和B柱承受更大的力。壁障抬高后,对车窗和B柱的冲击力会增大,车身设计和材料刚性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IASI测试什么?
除了正面25%偏置碰撞、行人保护测试、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座椅/头枕测试之外,C-IASI的安全测试项目实际上包括了与目前主流安全配置AEB的效果测试,以及低速结构碰撞和维修测试,最后两项测试更多的是关于车辆维修成本和车险保费的合理性。
C-IASI将优先选择具有“基本安全配置”的车型,无论发动机排量和变速箱类型如何。如果车辆没有配备AEB/FCW,它将逐渐上升到该配置的车辆进行测试。如果整个部门不具备上述功能,则该项目不予测试。
采用RCAR标准的第一轮C-IASI碰撞车结果揭晓!
本次测试共有12款车参与,其中不乏当今在售的主流新车型,其中不乏像思域、雅阁、凯美瑞、途观L、柯灵01、VV5等热门车型。
雅阁、柯灵01和凯美瑞完美过关。
参加测试的12款车型中,雅阁、柯灵01、凯美瑞脱颖而出,获得G成绩。
宝马318i、迈腾、昂科威等五款车离完美还差一步。
宝马318i、迈腾、VV5、昂科威在人员安全方面都达到了A级,这一项的缺失也让他们错过了满G级的标准。那么这三款热销车型中,让它们错失与雅阁、柯灵01、凯美瑞竞争机会的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静压、甩尾是哪一款呢?
从三款车的乘员安全指数可以看出,三款车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失分较多,达到M级别,迈腾和昂科威在鞭笞测试中也失分。后续分析报告还指出,偏置碰撞中,宝马318i客舱上下部分的侵入较大,而迈腾和昂科威的侵入仅发生在客舱上部。
侧面碰撞测试以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心线的距离为判断依据,大于等于12.5cm时为优秀,从结果来看迈腾和昂科威的成绩分布在优秀线周围,与318i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在车顶静压测试中,大部分车型的车顶峰值载荷力都超过了90000N,而VV5接近,但仍有一定差距,最终结果为a。
奔驰C200的主要缺失项来自行人保护。从结果来看,其腿型和头型的整体得分略低于其他车型。总的来说,上述车型的四大项目都存在一些瑕疵,主要集中在车内乘员的安全方面。不过从结果分析来看,他们虽然没能达到G级,但表现已经接近优秀水平。
严重偏科/全班倒数第一
一个班里,有暴君的学生,自然也有败类,当然也有部分偏学生。本次测试的12辆车中,有4辆得分相对较低。当这个梯队分为两种情况,偏科和人渣…
在25%偏置碰撞中,途观L因乘员舱上部过度侵入而被评为较差,这也导致其对车内乘员安全的M评级,最终影响了整体性能。
与途观L类似,思域在侧面碰撞测试中也得到了较差的评价,最终车内乘员的安全性以M结束。
Koleos是一个成熟的学生。搭载AEB是一件好事,但报告指出,由于对静态目标的识别率较低,因此评价不佳。值得一提的是,在具备辅助安全的十款车中,Koleos只有一款评价不佳,其余均为优秀。
对于宝骏510来说,除了鞭打测试,它在车内乘员安全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余的碰撞成绩都非常不理想。无论是25%偏置碰撞中乘员舱上下部分的侵入,还是侧面碰撞中B柱与驾驶座中心线的距离,宝骏510都以惨败告终。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车型在车内人员的安全指数上或多或少都有失分,C-IASI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目前偏置碰撞中侧气帘穿透率和覆盖率不足,导致部分车辆在本项目中失分较多。12款车型中只有8款配备了侧气帘,4款在气囊展开后覆盖不足。假人位移过大、前气囊接触不完全也是碰撞性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要点:结构部件损坏成为普遍现象/维修成本高或高。
通过以上的评价和照片,相信大家对第一轮C-IASI测试的结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C-IASI测试中的另一个关键点:耐撞性和可维护性。这也是RCAR标准最具特色的部分。事故后你的车维修费用是否过高,就看这部分了。
耐撞性和可维护性“缺失”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官方并没有当场公布所有车辆的耐撞性和维修性。遗憾的是,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C-IASI撞车结果的参考意义在于:我在乎的车&我拥有的车未来的溢价会因为车而上涨吗?
最后再来说说:维护成本高是谁的责任?
编辑:车险改革的开始/新碰撞系统
早在写车险第三次费改的时候,就已经和朋友了解到车辆自身维度决定的承保系数,但当时还以为离我们很远。但是随着第三次收费改革的逐步实施,更加人性化、定制化的车险即将到来,国外其实很早就开始这么做了,我们确实起步晚了很多。随着收费改革的到来,决定我们未来溢价的不仅仅是车辆的碰撞性能。不会像现在这样靠“估计”。
由中国保险科学研究院牵头的C-IASI碰撞事件,不仅可以从车险收费改革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汽车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此之前,国内消费者想要了解一辆车的安全性能,就不得不依靠C-NCAP标准作为参考。随着C-IASI的出现,我们增加了一个相对更加严格的安全碰撞系统,这对于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系统。随着更高标准的介入,无疑会对现有的C-NCAP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面对新标准,中国汽车厂商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在汽车安全方面的策略,只能像以前一样专注于逐利和偷工减料?随着竞争的加剧,相信我们终将见证中国汽车真正达到安全领域国际标准的那一天。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