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是否全系烧机油?原因与控制策略

奥迪车是否全系烧机油?原因与控制策略_58汽车

奥迪车系中部分车型存在烧机油现象,主要原因是高压缩比、气缸壁网纹珩磨技术及机油选择。高压缩比发动机燃烧时缸内压力大,气缸壁网纹珩磨技术虽提升耐用性但增加机油消耗。机油的粘度值和蒸发值也影响烧机油情况。控制策略包括冷车启动不猛踩油门、选择优质机油并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

某天与亲戚闲聊,问到奥迪是不是烧机油?答:不烧。仔细想想我的不烧,不代表别人的不烧,而且谈论的人确实很多,又想起自己新车8500公里的经历,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其实此文早该写,只是一直也没有头绪,就搁置了,那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就从为什么会烧机油和怎么有效控制烧机油来聊,咱们还是尽量多图少字,以免乏味,有些理论性的就不长篇论述了。

发动机有个参数叫压缩比,压缩比高的发动机功率大就是有劲,反之功率低没劲,压缩比高那么爆发燃烧时缸内压力就会大,说这个点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会烧机油,同时证明烧机油不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专利,下图就是奥迪装配的V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和L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图,所以高压缩比是嫌疑参数之一。

既然是之一,那咱接着说之二,来看发动机气缸内壁构造,我们对比下德系和美系,大众使用的叫气缸壁网纹珩磨技术(上图),美系并无采用,只是最大限度的做到气缸壁光滑平整(下图)。

这两种技术各有利弊,但追求技术巅峰的德国人,率先采用了网纹珩磨技术,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让发动机更加耐用,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产生了机油消耗,光滑平整可以在新车状态时刮的很干净,网纹珩磨是让机油存在其中,支撑气缸运作更加久远,这就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德国人选择了消耗机油,再直白点举例,假设美系能开30万公里的话,那么德系采用网纹珩磨技术可以开30万公里以上不拆修。

之三,机油的选择,影响到烧机油的有很重要的两个参数,粘度值和蒸发值,粘度值可能大家比较熟悉,之前我们的文章里也有相关介绍,蒸发值可能听说的并不太多,这里没办法只能增加文字的数量了。

早期奥迪采用机油供应企业5w30或者0w30作为原厂机油,导致大面积奥迪车辆烧机油,由于是奥迪原厂配套,很多车主认为奥迪烧机油是与生俱来的,本质是厂家盲目压缩成本所致,厂家意识错误后将机油全部更换为5w40作为配套,大面积烧机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但不是绝对控制,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今天的话题,除了粘度值我们再来说一个知识点,我就直接从网上摘下给大家看了。

诺亚克法蒸发值是表达机油蒸发损失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计量单位可以简单理解为当油温上升到248℃-249℃时每100克机油中损失了多少克(ASTM6375-99a标准测试)。但是这个指标是特定环境下的指标,而发动机的设计每一款都不尽相同,所以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每千公里的机油消耗量与这个指标并没有线性逻辑关联。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机油是有蒸发损耗的,只是多或者少而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可见机油对车辆,尤其德系车辆是否烧机油是至关重要的参数

插曲:有车友可能说了,我开的捷达是上世纪的制造工艺,现在10万公里了,一点机油都不烧,这不也是大众的车吗,为什么奥迪越做越烧了呢?

答:你说的没错,但是有几点你可能忽略了,1、本文参数之一,你捷达车压缩比是9.5:1,且不带涡轮,奥迪V6压缩比12:1,L4压缩比是9.6:1,但这个是带涡轮增压的,压缩比小但是缸内压力之大已远超前面V6机,2、本文参数之二,你的车没有采用网纹珩磨技术,而是和美系车相同的生产工艺,这两点是导致本文参数之三的必要条件,所以你车对机油要求并不高,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你的车不是不烧机油,只是公里数未到,本文实际讨论的是奥迪新车为何烧机油。

那奥迪车怎么有效控制烧机油?

答:冷车启动后尤其带有涡轮增压车辆,不要猛踩油门提速,发动机预热尚未完成,待90度后可随意驾驶车辆,另外发现奥迪车转速表常过2500转的比经常转速表不过2000转机油消耗要更多,没有理论依据仅供车友参考,还有就是机油一定选择全合成的较好机油而非原厂,每次保养要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以免发动机内部尤其涡轮造成磨损。

结语,今天和大家聊的主要话题是奥迪新车为何会烧机油,有故障的车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将来若有机会,我们会继续延伸这个话题,讨论哪些故障导致了奥迪车大量烧机油。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