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操控好的标准是什么?是真的好还是感觉好?

马自达操控好的标准是什么?是真的好还是感觉好?_58汽车

马自达的操控并不完全基于绝对数据,而更多地体现在其“操控感”上。通过多部门通力合作,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使车辆开起来更加顺手,达到人车一体的感觉。马自达的车辆在驾驶体验上具有轻快感、人车交流的乐趣以及无意识的一体感。尽管数据上未必出色,但驾驶的快乐是真实的。这种独特的驾驶体验和产品特色使马自达在汽车市场中独树一帜。内容展开:马自达的操控感来自于内外兼修,从内而外的全方位打磨。其设计理念与众不同,注重驾驶体验而非单纯的动力参数。车内设计简洁,功能嵌入其中,同时保持视野开阔。操作上考虑到了触感的舒适性,使驾驶者可以专注于道路。在驾驶中,马自达的车辆表现出色,底盘支撑性好,刹车线性,过弯操控自信游刃有余。此外,马自达的车辆在安全性能上也表现出色,各项测试成绩优秀。总的来说,马自达的操控感是一种综合的驾驶体验,是值得一试的。

作为一个塞车党,我来说一下吧。

马自达的优势不是“操控好”。是“操控感好”。起码马3不是——至于马6,那个价位竞争者更多。

你谈操控是要有数据支撑的。马自达什么数据?

新马3一个A级车转弯半径5.75米,刹车距离38米,零百进不了9,动力只有158匹扭矩202,变速箱传动效率不到80%(有网友测过的,我觉得有一定可信度。官方的数据很可能是基于2.5机头版本的数据或者干脆是马六2.5的数据),这个数据你把马自达遮上,你从哪能看出操控来?

实际上马自达真正的“操控”在于“操控感”,而不是绝对数据。多部门工程师通力合作,发扬“抠细节”的传统精神,对细节的不断打磨,让车辆开起来更加的“好开”、“顺手”,从而达到所谓的“人马一体”。

这就是,我个人认为的,马自达所谓操控好的核心逻辑。

说白了,马自达真的好操控么?未必。

但是马自达会让你觉得它很好操控。这是它实实在在的本事。

而且这个并不简单——毕竟马自达不做豪华车,没法象跑车一样去靠堆料解决问题。能在十几万价位段把一辆车打磨成这样,是马自达可以引以为豪的答卷。

因为要想达成这个效果,不是简简单单的堆一下动力参数,改一下轮胎就能达成的,是从内而外,全方位的打磨。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你需要去试驾。不喜欢才去信媒体,喜欢,那就信自己。

这种感觉从你坐到驾驶舱里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这辆车对于驾驶是有其独到的见解的。

车内的线条非常简单,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是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个轮廓,然后将功能镶嵌其中。在车企普遍和电视企业暗通款曲时马自达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了一块及其抠唆的8.8寸带鱼屏——甚至连触控都没有。

但是与此同时这块屏不但完全不挡视野,亮度和清晰度都非常高。同时略微向驾驶座偏斜视觉效果其实不错,还能刚好切合carplay的盒饭式主菜单。操作则是由触感非常不错的5向旋钮提供,可以让你盲操,不必分神在屏幕上。

码表在正中间,左侧是转速表右侧是水温油量,多余信息一概不给提示。足够简单——不用关心那么多,你需要关心的都在这了,把剩下的精力放在道路上。

坐姿舒适,中央扶手非常宽大,车门也有软性皮质衬垫和搪塑,可以把你卡在座椅上——但是窗框却非常高,大家可以看到我上面那张图,我一个186的个头塞到车里,握住12点钟方向居然和窗框一样,仿佛在告诉你:丫把好方向盘,开你的车,别到处乱摸。

踏板的位置也都恰当好处,虽然很多人都在黑马3空间小,但是我这个个头坐进去头顶居然还有整整一拳的距离,左右也非常宽敞。

最关键的是,确实如同宣传一样,存在一条“驾驶正中线”。

你的正前方是就是方向盘(很多买菜车连这个都做不到,方向盘明显是偏的),左右手手肘都有不错的支撑,正前方面对的就是车速表,再往上抬显,再往上就是无穷远的地平线。

你不需要去关注任何多余的东西,不需要抬腰挪腚费劲巴拉的去“够”某个按钮或者小心翼翼的去点击触摸屏。所有的按钮操控都在手边,所有的踏板都在脚边,你就是车,车就是你,人马一体的静态组合就算完成了。

而当你放下手刹踩油门,有趣的地方就来了。158匹对于一辆1.4吨的a级车来说,其实完全是足够的——在这个6AT的搭配之下。除了1挡起步平稳之外。你敢踩,它就敢降。把动力不足档位补发挥到极致。踹腚是没有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非常灵动的加速体验。同时,这货对于油门的响应不仅仅是“深度”还有速度。你突然油门到底,和慢慢把油门深踩,响应幅度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体验过后都觉得它的变速箱十分“聪明”。

在声音方面,7G车型已经大幅度改良了车内噪音,发动机在2000转以下行驶时的噪音完全符合一辆家用车该有的水平——但是马自达这肚子坏水真的不是白喝的,只要油门过了2000这个坎,就有非常明显的,经过调教过的发动机轰鸣传到驾驶室,也就是所谓的Zoom-Zoom。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但是不喜欢的人,就会给出“隔音差”这个评价。而实际上次时代的隔音在同级别完全是拿得出手的,这个“音响”效果,也绝对是这个价位段最好听的发动机声音之一。毕竟你不能真的拿它去碰瓷BBA。

而在刹车时,其实马3的前半段刹车并不强,但是整体非常线性。很多车为了提升刹车效果会把刹车做的很激进,也就是所谓“撞墙式”刹车,但是马自达的刹车还是很线性的,这对于很多其他车过度来的车主就有一种车太快刹不住的错觉。但当你稍微认真一下多踩一点,车就稳稳的停住,没有任何问题。

在弯道方面历来是马自达的强项,底盘支撑性很好,GVC系统还可以动态调整动力输出来辅助转向——虽然这对提升车辆极限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可以帮助车主开出自身的极限,过弯操控更加自信和游刃有余,而这些在后台默默运作的系统,你甚至都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你只会觉得你自己真牛逼……

当然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马自达很难救车,因为连这些东西你都突破了,那你可能真的开了一辆不该开的车,去过一个你不该过的弯。

而最后这一切,又有各种主被动安全措施给你兜底——别忘了,这才是马自达这两年真正拿的出手的硬通货,中保研、IIHS、ENCAP,成绩就在那摆着。这也是马自达这两年为数不多的,摆在账面上的优势。

这些静态的,动态的系统互相交织,在密切的协作下,从体感、触觉、听觉、视觉,全方位立体化的共同构建起了马自达的驾驶体验。

这一套就是所谓的“操控感”。

正如马自达车辆开发本部副本部长松本浩幸所说,「轻快感」「人车交流的乐趣」「无意识的一体感」,这些才是马自达的操控精髓。

你说它操控好?未必。

但是它一定是一辆快乐的车。也希望你坐到它的驾驶座上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然了,找不到快乐也是正常的,毕竟2%嘛(笑)。

去试。去开。信自己。你的感觉是对的,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

毕竟你都去开马自达了,你还在乎别人喜欢不喜欢么。

PS。

答主自己是一个相机玩家。相机界有个厂子叫富士,跟马自达的产品调性真的非常像。

都是经典老厂,也都是经典小厂。都是有一定产品力,在外观设计的同时,兼顾一定性能。

都是性价比不怎么高,但是产品极其有特色。

马自达是在大家都在堆马力崩直线的时候,教大家什么叫驾驶体验;

富士是在大家都在追求刀锐奶化高效出片的时候,教大家怎么叫感受摄影……

而且宣发方面也是惊人的相似……一个是拥有高超的跨部门统合能力,安全系数一流,性能不差好开好看的家用车,非得去吹捧并不是很极致的“操控”;一个是拥有市面一流的传感器,外观和性能兼顾,操作独树一帜,好玩好用的水桶机,非得去吹捧一个没有硬标准的“胶片模拟”……

我只能说,幸亏我是信自己的那类人……

我信了,我爽了。你信不信,爽不爽,那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以上。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4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