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两个关于购车的“考试失败”案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深港澳车展,一个叫知友A的朋友在那里订了一台英菲尼迪Q5OL。因为是按揭购车,他还特意准备了材料送去4S店。可是等到他被银行通知可以交首付的时候,4S店突然告诉他:不好意思,因为车展现场冲订单量,卖你的价格太便宜,所以我们决定加价6000才能买这车,如果不交就退你订金。说实话,第一次听知友A说的时候,我都可以想象他当时目瞪口呆的表情。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头,接下来才是最悲剧的。不得不说,知友A很理智。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厂家投诉,希望4S店能够正常给车。然而4S店以没有现车,6000元为拖车费为由直接把厂家给顶回去了,而且是当着知友A面接过厂家电话训斥厂家客服。可笑的是销售顾问之前还带知友A去看过两台现车。之后知友A又找了315,这次4S店表现得更狡猾了,积极表态不用多交钱,不过还是说没有现车,需要等,具体要等多久自己也不知道。从表面来看4S店已经妥协,可是双方都很清楚,4S店就是拖着不给车让知友A自己放弃。而A的合同上并没有标注要求的提车时间,面对这种解释无可奈何,也担心4S店即使真的给车了也会再在车上搞花样,最后只能黯然退车。很多朋友一直以为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但是在汽车销售,店小欺客更加严重,因为小众品牌很多管不住4S店。买车的时候,4S店因为价格太低反悔屡见不鲜,最恶劣的就是为了拿到厂家某些补贴恶意签订单然后逼客户退掉。这些4S店最经常干的就是打拖延战,逼你自己退订单。另外比如英菲尼迪这种小众品牌,对4S店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因为牌子小,网点少,失去一家4S店就等于失去一大片市场,厂家舍不得,底下就更敢乱来。预防措施:在合同中添加提车时间。其实车友A后期维权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写清楚提车时间,导致4S店可以肆意妄为。大家买车一定要4S店写清楚提车时间,如果有现车就写车架号,没有就问清楚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到车,比如半个月可以到车,就要求20天内可以提车。只要签了这个,即使4S店真的后悔了,也不敢贸然违约。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北京,知友B买了一辆比亚迪秦。可到了提车当天,他懵逼了。因为4S店在他的新车太阳膜里,塞了一个大大的比亚迪广告。知友B立马就跟4S店询问能否撕掉后档重新贴,4S店表示不能,而且说他们4S店每辆车都有贴。直到客户表示已经向厂家投诉,比亚迪销售顾问才跟车主承诺愿意重贴,但是一直责怪这是车主自己的过错,说膜本身没有问题是车主自己瞎折腾,表示后挡膜撕掉重贴如果伤到加热丝不能怪4S店。知友B也很理性,跟前者不同,他一直在强调三包法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比亚迪4S店明显担心车主是从事法律专业的,在最后稍作姿态的埋怨几句后,接受了车主的要求,重新贴了太阳膜和其它承诺的东西。总结:实际是4S店在给你造误区,只要合同里标有的东西,都有质保。大家去4S店买车,很容易听到销售顾问说,如果你买这款车,我们就会送你侧后挡太阳膜,脚垫,挡泥板之类的。有的4S店还会说既然是送的,那肯定没有质保。但是事实是,虽然说是送的,其实只要在合同中有标明含有的,就等于是你买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花20万买了一辆车,送了侧后挡太阳膜,脚垫。而是你花了20万,买了一辆车,加侧后挡太阳膜和脚垫。既然是买的就有享受服务和质保的资格。没弄好完全可以投诉它。预防措施:在购车合同中写清楚所有附加物品和具体的型号、质保期、尤其像导航和太阳膜最好写上型号和质保期。尤其是导航很多人并不知道导航地图升级需要收费的比如别克的导航升级一次还要收200元。这时候你就要问清楚有没有避免后期出现纠纷。我说的这两个东西有很多实际官司做佐证如果是销售顾问应该会经常风闻一些其他4S店的维权官司。尤其是第二项很多车主告赢了4S店。那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正常的合同是什么样子的绝大多数合同都是这种格式这份合同都是对4S店有利的也没确定交车时间和具体的配件备注只强调贷款过不了4S店不负责所以包括一些热门畅销车型的合同都会故意不签提车时间好的合同是怎么写的这份合同在最后备注了提车违约如果没有按时给车除非是厂家原因否则双倍罚金按时交车这块大部分4S店也不会乱签即使签也会故意多拖几天比如原来5天能搞好可能会拖到8天也是担心车源税务局车辆管理所出问题给自己留点后路如果你去谈的时候不愿意只要确定提车时间也可以双不双倍不影响后期维权所以千万不要受了委屈就自己默默忍受因为你不反抗4S店不会觉得你乖只会觉得你贱另外不要奢望厂家可以保护自己正常的维权博弈就是跟狐狸之间的斗智斗勇遇见英菲尼迪这种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学会保护自己的手段为自己后期向媒体投诉维权留有后路比被伤害后的抱怨更有用
我很少会写教育怎么买车的文章,比如买车一定要XXX,不为人知的XX黑幕。说句实话,我觉得没用,大家听得再爽,真要买车的时候也是该忘就忘。与其教人规避,不如看别人倒霉吃亏,就像以前读书,老师教的再风趣都没有考试不会做的印象来的强。这次也给大家说两个“考试失败”的例子,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第一起是第一场百度58汽车LIVE中知友A反馈的。发生在深港澳车展,知友A现场订了一台英菲尼迪Q5OL。因为买的是按揭,他还特地准备了材料送去4S店。可是等到他被银行通知可以交首付的时候,4S店突然告诉他:不好意思,因为车展现场冲订单量,卖你的价格太便宜,所以我们决定加价6000才能买这车,如果不交就退你订金。
说实话,第一次听知友A说的时候,我都可以想象他当时目瞪口呆的表情。
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头,接下来才是最悲剧的。
不得不说,知友A很理智。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向厂家投诉,希望4S店能够正常给车。然而4S店以没有现车,6000元为拖车费为由直接把厂家给顶回去了,而且是当着知友A面接过厂家电话训斥厂家客服。可笑的是销售顾问之前还带知友A去看过两台现车。之后知友A又找了315,这次4S店表现的更为狡猾,积极表态不用多交钱,不过还是说没有现车,需要等,具体要等多久自己也不知道。
从表面来看4S店已经妥协,可是双方都很清楚,4S店就是拖着不给车让知友A自己放弃。而A的合同上并没有标注要求的提车时间,面对这种解释无可奈何,也担心4S店即使真的给车了也会再在车上搞花样,最后只能黯然退车。
很多朋友一直以为店大欺客客大欺店,但是在汽车销售,店小欺客更加严重,因为小众品牌很多管不住4S店。
总结:买车的时候,4S店因为价格太低反悔屡见不鲜,最恶劣的就是为了拿到厂家某些补贴恶意签订单然后逼客户退掉。这些4S店最经常干的就是打拖延战,逼你自己退订单。另外比如英菲尼迪这种小众品牌,对4S店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因为牌子小,网点少,失去一家4S店就等于失去一大片市场,厂家舍不得,底下就更敢乱来。
预防措施:在合同中添加提车时间。
其实车友A后期维权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写清楚提车时间,导致4S店可以肆意妄为。大家买车一定要4S店写清楚提车时间,如果有现车就写车架号,没有就问清楚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到车,比如半个月可以到车,就要求20天内可以提车。只要签了这个,即使4S店真的后悔了,也不敢贸然违约。
第二起发生在北京,知友B买了一辆比亚迪秦,比前者幸运,车是提到了。可到了提车当天,他懵逼了。因为4S店在他的新车太阳膜里,塞了一个大大的比亚迪广告。
知友B立马就跟4S店询问能否撕掉后档重新贴,4S店表示不能,而且说他们4S店每辆车都有贴。直到客户表示已经向厂家投诉,比亚迪销售顾问才跟车主承诺愿意重贴,但是一直责怪这是车主自己的过错,说膜本身没有问题是车主自己瞎折腾,表示后挡膜撕掉重贴如果伤到加热丝不能怪4S店。
知友B也很理性,跟前者不同,他一直在强调三包法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比亚迪4S店明显担心车主是从事法律专业的,在最后稍作姿态的埋怨几句后,接受了车主的要求,重新贴了太阳膜和其它承诺的东西。
总结:实际是4S店在给你造误区,只要合同里标有的东西,都有质保。
大家去4S店买车,很容易听到销售顾问说,如果你买这款车,我们就会送你侧后挡太阳膜,脚垫,挡泥板之类的。有的4S店还会说既然是送的,那肯定没有质保。
但是事实是,虽然说是送,其实只要在合同中有标明含有的,就等于是你买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花20万买了一辆车,送了侧后挡太阳膜,脚垫。而是你花了20万,买了一辆车,加侧后挡太阳膜和脚垫。既然是买的,就有享受服务和质保的资格。没弄好,完全可以投诉它。
预防措施:在购车合同中写清楚所有附加物品和具体的型号,质保期,尤其像导航和太阳膜最好写上型号和质保期。尤其是导航,很多人并不知道导航地图升级需要收费的,比如像别克的导航升级一次还要收200元。这时候你就要问清楚有没有,避免后期出现纠纷。
我说的这两个东西有很多实际官司做佐证,如果是销售顾问应该会经常风闻一些其他4S店的维权官司。尤其是第二项,很多车主告赢了4S店。那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正常的合同是什么样子的:
绝大多数合同都是这种格式,你会发现这份合同中都是对4S店有利的,也没确定交车时间和具体的配件备注,只强调贷款过不了4S店不负责。包括一些热门畅销车型的合同都会故意不签提车时间。那好的合同是怎么写的?
这份合同在最后备注了提车违约,如果没有按时给车,除非是厂家原因,不然双倍罚金。按时交车这块大部分4S店也不会乱签,即使签也会故意多拖几天。比如原来5天能搞好,可能会拖到8天,也是担心车源,税务局,车管所出问题,给自己留点后路。如果你去谈的时候不愿意,只要确定提车时间也可以,因为双不双倍不影响后期维权。
这两条备注看似很简单,其实堵住了绝大多数纠纷的源头。包括我在卖车时,大多数的纠纷也来源于此,既是预防一些垃圾4S店的各种算计,也为自己的维权保留最大的权利。而且大家应该已经发现,提到的两家4S店都是属于惯犯,只是偶然遇到客户敢维权才稍微收敛。
所以千万不要受了委屈就自己默默忍受,因为你不反抗4S店不会觉得你乖,只会觉得你贱。另外不要奢望厂家可以保护自己,正常的维权博弈就是跟狐狸之间的斗智斗勇,遇见英菲尼迪这种的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学会保护自己的手段,为自己后期向媒体投诉维权留有后路,比被伤害后的抱怨更有用。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4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