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制动距离多少算优秀,是否有安全距离之说,它主要和什么有关?

百公里制动距离多少算优秀,是否有安全距离之说,它主要和什么有关?_58汽车

车辆制动性能是行车安全的关键。我国法规规定50Km/h刹停不超过19m,而日本JNCAP将100公里制动距离作为测试项目。现代车辆制动成绩显著提升,如GS5实测34.77米,表现优异。制动性能不仅看百公里刹车距离,还包括制动恒定性,涉及热衰退性和抗水衰退性。制动过程是动能转热能,散热慢影响性能,性能好的制动系统热衰退现象小。制动性能受刹车盘、轮胎、车速、路面影响,理论计算公式为S=V*V/2gμ。智能驾驶技术提升,可预判刹车,减小制动距离。安全驾驶需驾驶员集中精力,提前预判,实际制动距离包括反应时间距离和车辆制动距离。制动性能的优劣不仅体现在百公里刹车距离,还包括制动恒定性,如热衰退性和抗水衰退性。制动过程涉及动能转热能,散热性能影响制动效果。制动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刹车盘、轮胎、车速和路面。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制动性能,但安全驾驶仍需驾驶员集中精力,提前预判。

车辆制动性能对于行车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制动恒定性在实际测试中很难进行标准化操作,因此法规里边更多的对冷制动进行的标准规范。各国法规普遍规定了车辆制动距离,我国法规是50Km/h时,刹停距离不超过19m。在NCAP的碰撞测试中,日本JNCAP(日本新车安全评价协会)把100公里制动距离测试作为独立的测试项目。

其实现在很多车的制动成绩已经越来越出色,前段时间看到GS5的百公里制动距离实测成绩34.77米,这是什么一个概念呢,先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下图是汽车之家统计的最新的百公里制动距离的数据,也可以看做当前行业现状。

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到,这个成绩可以排十几名。,而且前20名几乎都是豪华品牌性能车。性能车高的加速性能必然要求好的制动性能,毕竟要刹得住才敢跑的快。所以,34.77米在自主品牌里算是极高水平了。单论刹车距离,在行业里边也是领先水平。

那我们下面来好好讲讲这个刹车话题。

车辆制动性能的优劣,百公里刹车距离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制动系统的制动恒定性。对于性能车来说,制动恒定性的重要性更甚于冷制动性能。制动恒定性包括热衰退性和抗水衰退性。热衰退性是指汽车对紧急制动或连续制动时,制动器温度显著升高后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抗水衰退性是指制动系统浸水后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

制动过程就是一个由动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如果散热较慢,就会影响制动系统的性能。但由于制动中的热能不可能马上散去,因此,任何制动系统总要有热衰退现象。性能较好的制动系统只是其热衰退现象较小。国际标准推荐,在制动踏板相同力条件下,要以一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最后的制动效能应不低于冷制动效能的60%即算正常。对于抗水衰退性,出水后只需要5-15次制动就能恢复原来的制动效能,即为正常。

试想一台性能车,在赛道上不停加速减速,极限驾驶状态下不停的全速刹车,此时冷制动的指标就完全没有意义了。热制动距离才是切实反映车辆的制动性能。同样我们日常驾驶中在山路连续下坡需要制动来控制车速的情况下,实际使用工况也是热制动。在雨雪天气,刹车盘也是处于湿润状态,反映的也是制动恒定性。

说完制动性能的重要性,车辆制动性距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先说结论:刹车盘、轮胎、车速、路面。

按照理论计算,刹车距离S=V*V/2gμ,其中V为车速,u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制动力最大是车辆滑动摩擦力F=f=mgu,其中m是车重。

制动力与刹车盘直接相关。当前市场上刹车盘分为鼓刹,碟刹。鼓刹成本低廉,但缺点是散热性能差、占用体积大,因此多出现在低端车型的后轮上。碟刹,学名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应用更加广泛。为提高制动系统的热衰退性,有些制动盘上还打有许多小孔,或将制动盘设计成空心通风式,从而加速散热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风盘式制动。有些通风盘搭配有将风导向制动盘的机械机构,改变风的方向,从横向转成纵向,散热效果更好,制动效能也就更好,不过成本也更高。

轮胎与地面摩擦系数,也就是俗称的轮胎抓地力。影响因素包括1橡胶与地面的摩擦、2轮胎的变形程度、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不同的轮胎配方来改变前两点的轮胎性能,从而提高车辆的抓地力。可以给车辆配置胎面更宽、轮毂直径更大(接触面也越大)的轮胎,即采用扁平比更大的轮胎,增加车辆的抓地力,进而提高整车的制动性能。不同轮胎在干燥路面,湿滑路面表现也不尽相同,选择合适轮胎时也要综合考虑噪音,舒适性等。

摩擦系数,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路面纹理。车辆抗滑性能与微观纹理和宏观纹理相关。行车舒适性与粗大纹理和路面平整度相关。微观纹理基本决定了路面的抗滑水平,微观构造的平均高度越高,微观构造的密度越大,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越好,微观构造越尖锐,路面潮湿情况下则更容易刺破水膜,能够减少轮胎与微观构造间粘弹性动力水润滑,有利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从而缩短车辆在指动石所需的制动距离。路面在长期使用后,微观纹理会越磨越光[1]。这也就是为什么新修的道路上车辆制动性能更佳。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的提升,可以对刹车反应进行提前预判,进一步减小制动距离。如:检测到碰撞即将发生时,若驾驶员没有做出刹车操作,车辆可自行进行紧急制动。若驾驶员制动踏板操作力不足时,车辆可自动执行最大制动力。当车辆检测到油门踏板突然松开时,预判为即将进行刹车操作,车辆自行把刹车盘与刹车片间隙缩小,减小踩下油门踏板到制动开始的时间。

雨天制动辅助RBS,当借助雨量传感器识别到正在下雨时,ESP主动施加轻微制动,通过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温柔接触为制动盘刮水,从而使制动效能在雨天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针对刹车盘的加强型陶瓷刹车片,弯道制动控制,精准控制每一个车辆的制动力了,抵消车辆的过度转向趋势。主动刹车技术需要配合整车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进行正确的逻辑判断。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成熟下,制动性能也更多的体现在智能上。新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刹车距离。

最后,关于安全驾驶,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L5阶段的无人驾驶到来之前,安全行车更多的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提前预判。文章前面提到的制动距离指测试制动距离。实际驾驶中制动距离=反应时间距离+车辆制动距离。

制动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制动信号到把脚移到制动踏板上所需要的时间。室内模拟实验为0.6秒左右,室外车辆实际运行中为0.52秒~1.34秒。[2]相应的,在车速100km/h情况下,制动反应距离为14m~37m。这是在集中精力驾驶的情况下。如果疲劳驾驶,或者驾驶中看手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会更长。低头看手机再抬头回复注视前方路面,需要3s左右的时间,此时在车速100km/h情况下车辆已经盲开了83m。所以,如果驾驶员精力不集中,再好的刹车性能也无法保证驾驶安全。设备为辅助,人员操作才是核心。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56906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