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新能源车销量骤增小区充电桩安装却遭“限流”了吗?

沪上新能源车销量骤增小区充电桩安装却遭“限流”了吗?_58汽车

受外牌“限行”新政影响,上海新能源车销量激增,导致充电基础设施紧张。某小区业委会暂停非产权车位充电桩安装申请,因用电压力陡增。私人充电桩安装难是推广新能源车的关键阻力,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小区内充电桩难建是车桩比低的原因之一,需全方位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提高,政策将充电桩列入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点推进,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多场景联合推进。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因外牌限行新政而激增,导致小区充电桩安装受限。私人充电桩安装难成为推广新能源车的关键阻力,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下一阶段的重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提高,政策将充电桩列入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点推进,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全方位、多场景推进。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私人充电桩安装难一直是最为关键的阻力之一。

文丨彭苏平

近日,受外牌“限行”新政发布的影响,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骤增。这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之一是,充电基础设施愈发捉襟见肘。

11月6日,智库君了解到,上海市某小区业委会近日发布公告表示,11月5日起,将暂停所有非产权车位的充电桩安装申请。这意味着,小区充电桩的安装也要被“限流”了。

上述小区暂停部分车位的充电桩安装,是因为不堪短期内陡增的用电压力。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私人充电桩安装难一直是最为关键的阻力之一,如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下一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点工作。

充电桩安装受阻

该小区业委会表示,暂时“限流”主要是因为,近期业主安装充电桩的申请数量大幅度增加,目前小区用电已经处于满负荷状态,如继续大量增加充电桩,势必会影响小区居民的用电安全。用电设备扩容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不过相关费用金额庞大,故暂不考虑。

据智库君了解,该小区的车位分为地下产权车位和非产权车位,地下产权车位暂不受公告影响,但非产权车位中也有不少是固定车位,业主以出租的方式常年使用,因此在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也会有充电桩安装的需求。

充电桩安装的申请数量大幅增加,背后是上海骤然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智库君此前了解到,10月24日以来,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明显增加,个别门店的销量甚至比平日暴增数倍。

上海本身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10%左右——即便是对上海而言,这轮暴涨也实属罕见。

政策刺激是最为直接的因素。10月24日下午,上海对外地牌照进行了“限行”规定的升级,一方面,从11月2日起,内环高架上外牌限行时间加长,另一方面,明年五一假期之后,内环地面道路也将开始限时开放。这直接刺激了一波新车消费需求的释放。

回到充电桩安装的“限流”问题。公告发布之后,新购入新能源汽车的业主们暂时享用不到自家的充电桩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仅有公共充电桩一条选择。

该小区业委会表示,后续将针对非产权车位安装充电桩的申请办理,拟定相关方案,并经业主大会表决后再具体实施。

据了解,目前的初步计划是在小区内建设公共充电桩,不过这需要经过各方的投票表决,并且,也涉及到后续与充电桩运营商的合作协调。有小区业主表示解决方案的推行前景并不乐观,预计需要耗时数月才能敲定。

充电难题何解?

小区内充电桩难建,实际上是新能源汽车多年推广中的“老大难”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各类充电桩达到了142万个,但目前的车桩比仅为3.1:1,远远未达到此前规划的1:1目标值。

尽管1:1的车桩比尚有一定的争议,但在前几年的推广中,充电桩建设推进情况显然不如新能源汽车。小区内充电桩难建是充电桩建设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

赛迪研究院的分析指出,充电桩难进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小区土地稀缺、电力负荷难以承载、当前部分充电桩安全性能较差等等。据了解,在一线城市的很多小区,由于停车位紧缺,小区从一开始就规定,只有拥有个人产权的固定停车位才能安装充电桩,而上述小区提到的电力负荷难以承载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的增加,私人充电桩整体也呈现出不错的增长态势。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张帆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联盟统计到的私人充电桩共有80多万个,安装率也在不断提高。

不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仅仅靠私人充电桩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充电网络的建设完善才能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近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专门强调,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要显著提高。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工作。今年3月,政策也将充电桩列入七大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予以重点推进,这也显示出决策层对破解充电桩发展瓶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的重视。

与此前规划不同的是,新规划专门划分了不同场景,对充换电技术的选择进行了细致引导,并补充要“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这表明,未来的充电基础设施将全方位、多场景地联合推进,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类型。

在细分场景中,规划提出,居民区充电服务应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而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则应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此外,规划也同样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同时新型技术中还增加了一条“无线充电”。

这为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进一步增加,各企业更要细化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布局不同的充换电基础设施。

本文来源于百度58汽车车家号作者,不代表百度58汽车的观点立场。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62274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