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当互联网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它与我们相聚甚远。但当手机接入互联网,高速的4G网络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网购、社交甚至办公的时候。曾经视互联网为“小众”娱乐产品的人群才幡然醒悟,原来时代进步的这么快。
在4G成为主流的今天,上汽荣威已经将开始思考,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本次上海车展,我们非常荣幸的采访到了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先生和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先生。从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震惊的发现,上汽荣威不止是思考,部分5G时代的产物,已经在他们手中成型了。

5G时代创新产品带的代表:Vision-i概念车
Vision-i作为上汽荣威5G时代的先行者,不光饱含科技,从命名起,它就有着更多深意。“这次亮相的荣威Vision-i概念车是基于5G时代莅临而做出的创新。荣威Vision-i概念车中的“i”,既代表了Intelligence,也代表了中文的谐音“爱”,充满了关爱的意思。”邵景峰说道。
由此可见,之所以将概念车命名为Vision-i,诸多尖端科技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但i又告诉我们,科技并非传统意义上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了对于人性的思考。服务于用户,方便人们的生活,才使得它更有意义。

邵景峰坦言:“荣威Vision-i概念车就是我们上汽荣威品牌的设计师在这段时间里,面向5G时代,为消费者打造出的最佳出行载体,我们还挖掘出了很多车内的场景。首先,荣威Vision-i概念车在外观上就与传统的汽车有很大的不同,它独创了SPV全新品类的造型,SPV的含义是Smart Proactive Vehicle,意指智能主动交互汽车。”
SUV和MPV相信大家已是耳熟能详,那么SPV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它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与目前4G网络下的汽车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中控大屏都在往大发展,从8英寸到10英寸,再到20英寸,现在汽车没有屏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但本次我们的概念车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屏。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现状下,设计师团队在思考,到底用多大的屏才能够彰显我们的科技感?所谓的大屏幕都是基于4G,到了5G时代,汽车就不需要大屏了,我们可以用一种隐型科技的表达来取代大屏。所以在车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因需而现的概念,只有当驾驶员、乘客需要的时候科技才会出现。这辆车的设计理念以低调内敛的东方哲学为出发点,首次尝试突破屏幕的边界。” 邵景峰说。
个人认为,目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车辆“科技感”多少有些曲解,彰显科技感的方式也略显单一。只要车内的屏幕越大,很多人就笼统的将其定义为“富有科技感”。如果我们追寻科技的根本,其实,科技不光取之于人类,更应该服务于人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的产物,才配的上冠以科技感之名。

当然Vision-i恰恰符合了这一点。“荣威Vision-i概念车应该是我们目前,集合了最多应用场景的一款车型。在这款车上,我们一次性展现了超多汽车应用场景,它可以成为情感化智能助理,实现陪伴老人,陪年轻人打游戏等等,这是我们对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的一次重大探索。”邵景峰说。
渴望引领5G时代的上汽荣威
诚然,Vision-i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它的智能化,丰富的使用场景体验,无一不让大家充满期待。那么在4G时代盛行的今天,将部分精力转移到5G的探索与研究之中,上汽荣威究竟作何考虑呢?关于这个问题,俞经民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在汽车行业,4G是我们首发的,我们将互联网和汽车结合,率先打造出互联网汽车。之前,我到斯坦福去,他们有一位客座教授,也是在某大公司挂职的专业人士,做了一个4G和汽车结合的教材,然后我告诉他,我们的互联网汽车已经落地了。从4G到5G不是一个简单的升级,而是一个大的迭代。作为互联网汽车创行者,我们已经实现了4G方面的领先,从4G领先到5G领先,这也是必然的。”
可见,作为汽车行业在4G时代的引领者,荣威放眼5G似乎是理所当然,就如同品牌基因一样,互联网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当中,成为了荣威最有特色的标签之一。当然,在荣威面前的路也并不平坦,荆棘与曲折同样存在。而在眼下的,莫过于新能源补贴的退坡。
“新能源补贴退坡是必然的,只是今年退坡幅度比较大,所以我们上个月就宣布,到6月25日之前新能源车补贴后售价仍然保持不变。我们是国内首家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是新能源科技领导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极佳的服务体验。光电动化还不够,还必须要加入智能网联的发展,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出行和价值,我们企业也要和用户多沟通,才能推动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向上。所以我们会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上汽“新四化”道路,哪怕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会自我加压、寻找突破的途径。”俞经民说。

首先,作为一家引领汽车4G时代的企业,荣威对于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的态度可谓执着。在补贴下降的情况下,即便是面对诸多困难,荣威已经做好了准备。其次,他们也力图从科技方面着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大的价值,以此来缓解退坡所带来的影响。这种看似“田忌赛马”的策略,个人认为并不是走捷径,而是将自身优势进一步放大,靠产品力来吸引用户。
硬核的荣威MAX
在上海车展期间,荣威还发布了旗下全新的SUV——荣威MAX。作为互联网汽车的标杆企业,荣威MAX以燃油为驱动力,那么它有哪些能够彰显品牌基因的地方呢?除此之外,又依靠那些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呢?针对这个问题,俞经民首先提到了“硬核”这个词。
“首先,荣威MAX的设计很年轻硬核,硬核这个词是去年的十佳网红词,所谓硬核,可以在用户打游戏的时候,形容他打游戏的技术特别强。这就体现了这款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荣威MAX在所有方面都很强。

“硬核”的定义,可以通过造型和内饰充分表达出来。首先是外形,荣威MAX在家族式律动设计语言的基础上,首次引入“强韧”美学。荣威MAX的内涵通过强韧来表达。对于这款新一代的智联网SUV,我本人很欣赏,十分的喜欢,我也希望我们的用户也能喜欢荣威MAX的造型。这个车除了造型、外形、内饰以外,还实现了智能进化,将从4G向5G的智能网联进化,从设计到智能都实现了一个很大的升级。”
在邵景峰的笔下,荣威MAX吸引用户首先依靠了一个优秀的外观和内饰设计,诚然,“高颜值”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的确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此外,在荣威MAX身上,上汽荣威同样会将家族的特色植入其中,智能化的尖端科技势必会非常突出,我们也有理由对它充满期待。
引领一个时代或是一个行业向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居庙堂之高,不仅要面对诸多竞争对手的挑战,还需要时刻提升自己。从荣威MAX再到Vision-i概念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荣威杰出的研发能力,更期待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可以将敦促自主品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正如俞经民所说的那样“互联网汽车是登陆探索,这不仅是上汽的功劳,也是整个中国的功劳”。
本文来自转载至e汽车,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