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作者:艾斯帝夫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Diesel gate”(柴油门)事件让大众汽车在美国付出了250多亿美元的涉案罚款及赔偿,在遭遇严重挫折之后,也迫使董事会迅速做出决定,更快速地进入电气化时代。

实际上在目前大众汽车的产品目录里,已经有多款GTE车型——Plug-in Hybrid插电混合动力。除此之外,大众汽车也可以提供像Up纯电(e-Up)、高尔夫纯电版(e-Golf)这样的“新势力”解决方案。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接近实车的ID.3假想图

但这似乎并不如大众汽车的意,一场志向更远大的谋划正在进行。

实际上也就是在“柴油门”爆发之后,大众汽车加快了电动车的研发进度,并且为此还推出了一个有别于现行MQB的全新MEB模块化电气平台(ModularElectric Platform)。

在这个全新的MEB平台上,大众汽车一口气规划了四款概念车——紧凑型掀背:ID、Coupe SUV:ID Crozz、MPV:ID Buzz以及三厢轿车:IDVizzion。在这些车型中,ID和ID Crozz将最先转化为量产车型,并将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上市。随后则是在2022年推出ID Buzz和ID Vizzion的量产版。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大众电动车ID家族

即便基于平台策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一个MEB平台推出四款全新车型,也让外界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就在这个时候谣言四起——大众汽车对特斯拉的股权感兴趣……

1

收购特斯拉的传言

事实上,收购谣言起源于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2019年8月的一次采访。他当时接受德国《Manager Magazin》(经理人杂志)访谈表示,因为软件技术和电池性能行业领先,大众汽车有意收购美国“新势力”领导者——特斯拉(Tesla)的股份。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但是根据当时的采访话题来看,回答问题的人是Diess的助理,原话大概为“如果可能,他会马上买入”。

一时间,大众收购特斯拉的传言便四起,外界纷纷猜测大众汽车是否具备这个实力。因为此次收购如果成行,将会消耗大众汽车270-300亿欧元的资金。有银行家认为,如此巨额的收购案几乎不存在可行性。即便有意向,也不可能获得皮耶希(Piech)和保时捷家族(Porsche families)的授权。

在持续亏损15年之后,特斯拉终于在2018年底实现了盈利。这也让埃隆·马斯克更坚定要提升特斯拉的日产量,用提升产能、扩大的销量的方式来抵消高额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因此,有一种猜测认为,大众汽车会购买特斯拉股份,而不是彻底收购。因为大众更有意与特斯拉组成战略联盟。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而这一猜测的起源是因为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定期与埃隆·马斯克进行会面。再回到收购传言,随后路透社也针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并且表示“传言”是《Manager Magazin》单方面做出的猜测,并没有获得大众汽车肯定,所以其可信度并不高。

2

全新电动车准备就绪

其实从规模效应来看,大众汽车并不需要特斯拉的“帮助”。

在推出MEB模块化电气平台之后,大众汽车就针对这一新平台开发了四款概念车。而在确定2019年首发车型为ID.3(ID概念车的量产版)之后,随后奥迪也宣称会推出AI:ME,而西亚特会推出el-Born。这两款车都可以看作是ID.3的同平台兄弟,这三款车甚至连造型设计都非常相似。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奥迪AI:ME概念车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将是大众汽车拉开MEB平台新车型序幕的元年,而大众首款模块化电气平台——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电动车——ID.3将在2019年9月开启全球首发。随后在2019年11月,ID.3将在德国Zwickau(茨维考)投入生产。销售稳定以后,大众汽车计划每年生产10万辆。

ID.3的上市时间定在2020年春季,待2020年中期的时候,ID.3所有版本(不同电池版本)都将推向市场。那么ID.3是一款怎样的车呢?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ID.3的数字化驾驶舱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接近实车的ID.3假想图

首先看到的当然是设计。ID.3的造型类似于MPV,在覆盖测试伪装的时期,看上去甚至和雪铁龙的C4 Picasso有几分相似——A柱和前门之间还有大尺寸三角窗,在VW车上很少见的设计。但如果要和大众汽车的燃油车对比,或许和高尔夫Sportsvan(嘉旅)有几分相似。

ID.3的车身长度大约与第八代高尔夫相仿,在4300mm左右,属于一台紧凑型掀背车。其外饰配件的设计也大多带有浓重的VW风格,包括大灯、尾灯预计将与第八代高尔夫有相同的设计元素。此外,因为是一台电动车,所以ID.3的前脸没有与大灯平行的水箱面罩,只在保险杠底部留有进气口。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西亚特el-Born概念车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不过因为是一个全新设计的平台,所以ID.3的底盘布局显而易见将要首先满足电池的安放。因为是造电动车,所以MEB平台也与MQB燃油车平台不大一样,常规版本的驱动布局为RR(后置后驱)——又回到了二战后甲壳虫的时候,而四轮驱动版则是在前轮增加电动机。来自大众的工程师解释说,这样更有利于负载,并且更容易满足电动车的布局需求。

实际上从技术来看,大众似乎也并不需要特斯拉的帮助。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首先上市的版本是一个限量版ID.3 1st,其售价大约在40,000欧元起。首发版本配备一套58kWh的锂电池,测试续航里程为420km。1st版本有两个显著识别特征,一个是双色车身,另一个则是翼子板处的特制徽章。

首发1st版本的ID.3将有三个配级别以及四种颜色供选择,所有车型都使用了智能照明系统以及双色内饰,此外语音控制VW.OS车机系统、在线导航、平视显示系统、全景车顶都会出现在ID.3上。这套VW.OS系统甚至可以像特斯拉那样在线云升级,狼堡总算是赶上了时代步伐……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更重要的是,购买1st的客户,除了会得到上述装备外,还可以享受欧洲IONITY提供的免费充电服务。IONITY是一家由戴姆勒、宝马、大众以及福特联合出资成立的欧洲充电服务商,据称后续付费充电为单次8欧元。

3

性能与价格的匹配度

为了形成系列,实际上也是总结了欧洲对手和美国对手的产品策略,大众汽车为ID.3准备了三种电池规格:45kWh、58kWh和77kWh,对应的理论续航里程为330km、420km和550km(WLTP混合循环)。在性能上,ID.3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20kW(约170Ps)。

前面我们提到了首发版本为中间档的58kWh电池版本,如果对比竞争车型,ID.3会不会贵呢?

实际上目前在欧洲,紧凑型级别的Hatchback并没有多少电动车选择,欧洲的老牌汽车公司似乎普遍更看好入门级的小型车市场电动化,所以像雷诺、标致、欧宝都在这一领域集中发力。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西亚特el-Born量产版测试车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如果ID.3入门版的起售价在30,000欧元,扣除政府补贴6,000欧元以后,实际裸车起售价将在24,000欧左右。尽管入门版45kWh车型将在2020年中推出,但似乎仍然值得期待。

对比竞争品牌的小型电动车,标致全新e-208,起售价为32,100欧;而雷诺第二代Zoe起售价为30,000欧。毫无疑问这两款车的尺寸和空间都不及ID.3,续航里程与ID.3 45kWh版本大致相当,由此看,ID.3似乎更具优势。而标致e-208的亲兄弟——欧宝Corsa-e,其起售价为29,900欧,相同价格下,消费者或许更青睐尺寸大一号的车。

大众汽车的一名高管Frank Blome(弗兰克·布洛姆)表示,在经历八年或160,000公里后,其电池的性能应该还有70%。而且如果使用快速充电器(最高125kW),理论上电池性能应该保持在80%左右。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新一代互联网化的VW.OS新系统

截至2019年6月初,大众汽车已经收到约20,000份ID.3的订单,大众董事会成员品牌销售市场和售后负责人Jürgen Stackmann透露:在法兰克福车展开幕前,ID.3的订单有望突破30,000份。

4

电动车平台从何来

禁售燃油车并非中国专利,这已然是全球各国政府面对的课题。

而在巴黎协定的推动(限制)下,欧洲政府也在2018年下旬相继推出了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例如荷兰和挪威是2025年,德国是2030年,而法国和英国则是2040年。所以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政策,提前使车辆投入电气化怀抱似乎很有必要,毕竟谁也不愿意丢掉市场。

基于政策的引导,大众在“Diesel gate”之后也更坚定地投入到纯电汽车的研发中。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MEB平台底盘

大众汽车似乎也想从侧面表达,即便没有受柴油门影响,VW品牌也将全部投入到零排放的电动车上——或许也是在化解柴油门的负面影响。为此,MEB模块化电气平台似乎是最好的佐证。这更像是一个生态平台,也是一种明确的生态转型。在未来,MEB平台将包括27款电动车型,最终所代表的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的级别。

MEB是MQB的再造吗?或许有一定的演变关系,但其中的关联或许不会太大。尽管MQB平台是大众最成功的商业策略和技术体现,尤其是至今已经成功生产了5,500万辆汽车,但为了“生态转型”,大众汽车却不得不“含泪”放弃。

MEB平台的特征很明确:前后悬比较短,轴距相对来说比MQB更长,这无疑能为车内空间带来极大改善。如果拿ID.3对比高尔夫就会发现,两车的长度相当,但诞生于MEB的ID.3更高,车内布置也更灵活。并且电池压在底盘中间,这样有利于其整车做出50:50的前后配重。

如果论MEB平台的模块化通用性,它似乎比MQB更加灵活。如果说燃油车时期的平台策略还要考虑动力总成和悬架系统的类别,那么在MEB时代,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了。而且一个平台可以灵活到能打造微型车、紧凑型车,也可以打造SUV或MPV。只需为这些车选择固定输出的电动机和匹配不同的电池,似乎比燃油车的组合更快捷。

不过针对模块化的宽容度,大众汽车品牌技术研发负责人Frank Welsch博士也指出,MEB平台可以变化出多种车型,而且这个平台上将包括大众、奥迪和西亚特的电动车。

同时Welsch博士也表示,MEB并不支持太大的车或者更高级的车,那需要另一种新平台了——保时捷Mission E定名Taycan就是一种具体的体现。他表示,未来的奥迪Q6 e-tron以及A9 e-tron将另建新平台,而MEB更多用于紧凑型和中型车,比如高尔夫、途观以及帕萨特这类车。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将在2020年推出的ID Crozz SUV车型

保持ID系列电动车自主,大众拒绝入股特斯拉

在电气化路线上,大众汽车也有自己的豪情壮志:到2025年的时候,希望每年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为此早在2018年秋季的时候,大众就发布了全新的Slogan:Electric For All。

而大众汽车的BEV(BatteryElectric vehicle)车型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ID系列——紧凑型掀背:ID、Coupe SUV:ID Crozz、MPV:ID Buzz以及三厢轿车:IDVizzion。现在首发车型ID.3即将亮相,2020年春季在欧洲上市。随后是美国市场,中国市场还会远吗?

ID.3是否会助力大众汽车成功转型,现在谈论结局为时尚早。

本文来自转载至天天汽车,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