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新能源推出三年半价回购计划,旨在刺激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计划要求车辆在授权渠道购买商业保险并保养良好,三年后以半价回购。然而,回购计划能否持续、回购车辆处理及企业长期生存等问题仍需解答。特斯拉、东风启辰等先例的失败表明,回购计划需克服成本、市场接受度等挑战。杜云虽具备资金、技术和政府支持,但仍需市场检验。回购计划虽创新,但需谨慎实施,确保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用车三年,还一半钱”。你会买这样的新能源车吗?3月10日,落地最快的新车厂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代表杜云新能源做了一个新玩法:购车三年后,可以半价回售给杜云,三年内残值50%。该计划还包括以前出售的杜云汽车。这意味着终端售价7.99万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的杜云π1城市音乐学校,三年后半价出售,使用成本约36元/天。
这无疑对处于残值评估标准不完善、流通渠道缺乏现状的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作为中国私人电动汽车消费市场唯一正在实施的回购计划。云信能源的“三年回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一些借鉴,但要实现有序循环,真正解决新能源二手车无价无市的痛点,让消费者安心,还有三大问题需要解答。
三秒钟后看到全文:
1.杜云新能源推出三年期半价回购计划,但要求在授权渠道购买商业保险且状况良好;
2.特斯拉、东风启辰均推出回购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三是新能源汽车回购仍处于起步阶段。
问题1:回购标准是什么?
根据回购计划,用户只需在杜云官方渠道购买新能源汽车品牌,三年内在授权渠道购买商业保险和定期保养。车辆使用三年后,可向杜云申请回购服务。6万公里以内,杜云将以购车时客户成交价的50%回购车辆,超出回购部分每公里扣1元。该计划也对已经买车的老用户开放。回购服务有效期为购车后第33-36个月,车主可考虑3个月。
被回购的汽车去了哪里?
回购的前提是车辆状况良好,无重大事故。这意味着杜云收回的车辆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担忧。企业收购后的车辆如何处理,车辆是否会翻新回收后投放市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杜云公关经理周良指出,回购的车辆将由杜云新能源汽车统一安排处理。“第一,直接把分时租赁给杜云自己成立的运营公司;二是以认证二手车交易;三是以一定的严格标准对工厂进行改造并出售,明确告诉消费者这是工厂改造。”此外,部分车辆还将以员工内部购车、合作单位公务用车等福利礼品形式办理。杜云希望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二级市场的支撑。
问题2:回购计划可以实施多久?
回购并不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新词。早在2021年4月,特斯拉就宣布在中国推出“承诺保值”服务,主要包括:车主贷款购车三年后,如果车主有车辆回购需求,特斯拉将在条件审查后以购车价格的50%左右回购车主的ModelS(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前提是车主购买ModelS时,贷款金额应在车辆购买价格的60%以上;车主三年内行驶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应在6万公里以下,超出部分将按3.25元/公里从保价中扣除,回购车辆必须是非营运车辆,与车辆身份相关的识别号必须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特斯拉的销量。
然而,一年多后的2021年7月,特斯拉发言人表示,当年7月1日起销售的车型将不再提供回购和对冲项目。外媒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特斯拉不再认为自己的产品可以通过转售价值低于预期的风险来吸引消费者,这是由于其他品牌电动汽车的实力。第二,销售额的增加导致大量潜在的回购成本。
早些时候在中国提出五年回购的启辰晨风(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后来默默取消了这一计划。2021年,BAIC新能源回馈老车主,2021年和2021年售出的车辆分别以当时售价的50%和60%回购,但必须用于购买BAIC新能源的新车型。
“2021年9月,启辰晨星上市时,提出5年回购计划,回购价格5.5万元。”
到目前为止,这位官员还没有对杜云回购计划能实施多久给出准确的回应。林密希望“这是一个可以持续的长期政策”。无论如何,我敢于做出回购承诺,我相信我仍然信任我的产品。随着国家政策向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倾斜,未来这个领域的二手车将会有一个更加系统的体系,消费者也不再担心。
虽然在汽车领域还没有成熟的案例。不过,在手机等领域,回购已经是风生水起。包括苹果在内的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回购和以旧换新计划,以促进销售和刺激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的回购方案形成了持续稳定的规模效应。除了手机厂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资本进入了这个领域,这意味着可以持续流通的回购或市场行为。
“一个数字产品回购平台”
说白了,新能源车企为了卖车已经伤透了心。不仅仅是回购。随着2021年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销售模式的发布,直销、共享、租售等模式层出不穷,且多用于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庞大的体量,新公司更容易玩新花样,也需要各种车型的创新。
问题3:如何保证企业三年后依然存在?
与以上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最直接,也最难回答。企业管理者往往先说优势,再告诉你,让时间证明一切。那么,按照惯例,我们来说说企业要想稳定有序的生存下去需要什么。
充足的资金是基础。
首先,必须有资金。根据杜云官方的说法,杜云之所以敢推出三年回购计划,是因为财力不是问题。此外,杜云将通过妥善处理回购产品,分流部分回购资源,同时与行业内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分享。
近年来,由于政策红利的不断倾斜,新能源汽车领域融资的消息不断,但其中,杜云尤为“下沉”。与产品消息持续流出不同,关于杜云资本的消息非常少。目前,我们只能从杜云发布的信息中得知,该公司注册资本为9亿元,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一期纯电动乘用车项目。2021年9月,为保障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化项目资金需求,杜云向银行募集资金6.81亿元;融资工作始于2021年底。因此,杜云基金的具体现状仍不得而知。
但据周良介绍,在杜云的三年回购计划中,参与三年回购的产品需要在杜云授权的服务站进行三年的维修和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跟踪车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准确估计和合理分配企业的潜在成本。
固体产品是关键。
杜云新能源总经理刘新文、常务副总经理林密。
其次,必须有技术。优秀的产品是用户会选择的关键。说到云量,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但说到奇瑞和腾势(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你或多或少都听过。云信能源总经理刘新文曾任奇瑞新能源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林密曾任腾势副总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因此,他们还聚集了一批老汽车人和技术专家。据介绍,杜云在电动汽车的集成和实验验证方面完全独立,已获得200多项专利成果。也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批复,真正获得新能源资质的新车生产企业。
“杜云进入工信部第297批公告,正式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从外界信息看,200多项专利成果,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双认证…这些都说明这家企业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到目前为止,杜云只发布了两款量产车型,最早的车型是2021年10月推出的杜云π1,时间也接近现在。企业技术是否优秀,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
丰富的资源就是力量。
最后,一定要有“背景”。成立于2021年底的杜云汽车,背后有四大股东,分别是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莆田国投、海源机械,其余由公司高管和员工持股。此外,2021年9月福建发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时,也将杜云作为重点企业之一。
与上海SAIC、重庆长安、浙江吉利、安徽奇瑞、江淮相比,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福建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处于弱势,2021年全省整车产量仅为30-40万辆左右。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了金龙汽车和福建奔驰,福建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很少。为了在汽车产业找到突破口,福建省政府对杜云的支持力度不小。除了被列为重点关注企业外,在人才方面,为了帮助杜云尽快引进韩国专家,莆田人才主管部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使引进手续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
当然,政府支持不是“金钥匙”。当时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广州标致成立时政府也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一汽,中国新的“长子”,曾经被宠爱过,活了千百年。现在是退市和没落。所以,企业还是需要靠实力,而其他资源只能是锦上添花的“花朵”。
编辑点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新品牌要想占据一席之地,确实需要多种模式的创新。云信能源适时提出回购政策值得鼓励,但并非首创。此前,东风启辰和特斯拉因成本等各种原因退出计划,说明其有机会但需要探索,面对同样初生但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尝试越多,可能火花越多。当然,尽量面对多种可能。企业要记得关注产品和用户。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