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3pro镜头起雾因热气吹镜头,散热风道设计致温差。避免方法:前飞或预先加热镜头。大疆或增密封、加热镜头、改良风道结构。测试方法:空调房冷却后室外悬停。用户可预热镜头防雾。
重新编辑测试和解决办法,已经看过的请移步到文章结尾。
欢迎任何人提出自己的观点、直出哪里不对,但对于那些没说出任何观点分析,只为喷而喷的喷子,我是没那个闲情逸致去理会这种无聊人
mini3Pro发布,我就蠢蠢欲动,想把手上笨重的二哈换成mini3。
奈何mini3pro最大的bug就是————镜头起雾
所以我特意分析一下起雾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我们首先要知道起雾的条件:
A1、湿热空气(这里的“热”是指比冷凝物主体更热)
A2、遇到冷物
就像眼镜哥从空调房走到外面,眼镜冰冷,外面的空气却很湿热。这样就出现冷凝。
或者冬天带口罩并且向上漏气,此时呼出的热气就会让眼镜起雾。
但是夏天几乎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体37度,外界(眼镜)也是37度左右,眼镜没比呼气冷。
无人机也是一样。镜头冷,外面的空气热,也会冷凝。
那。。。。问题来了,别的机器都没有这现象,为何mini3Pro会起雾呢?
这是跟它的散热结果有关的。
mini3p的散热孔有2组,云台根部和机身后背部,这样就形成空气对流
B1、当飞机悬停的时候,后螺旋桨把风从后散热孔吹进去,然后从云台根部的散热孔出来
B2、当飞机前飞并且速度够快的时候,空气从云台根部进来,再从后散热孔出去
(为何出现这样的风道:这么小这么轻的机型还要承受高算力负荷,大机可以增大散热器,mini不行。
既然不能像大机那样”增大散热器被动散热”,就得改为”缩小散热器主动散热”,也就是主动进风。现在的方法就是把风灌进去“主动散热”。)
我们上面已经讨论了冷凝的2个条件:冷物+湿热空气
由于云台相机的状态变化很小,那么造成冷凝的主要条件就是湿热空气了
上面哪一种飞行方式会造成热气吹相机?
当然就是B1。经过机身加热的空气直吹摄像头,形成了明显的温差,所以出现冷凝,也就是起雾。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除了足够速度的前飞以外,其余的飞行方式都会让空气从后散热孔进入。例如:侧飞、上升、下降、后退。也就是让空气从前进气口进,不要让空气从这孔出来就行
所以,最终让mini3P不起雾的有效办法是:
至于有些兄弟说:我的mini3换了新机就没出现
那是因为:
C1、可能是新机改善了密封
C2、更重要的是:天气热了,夏天室外40度以上,你想让它起雾几乎是不可能的。(看上面眼镜的分析)
起雾的另一个案例——御mavicpro
我们再来对比分析一下mavicpro和mavic2pro,mavic2pro不起雾的原因。(我自己就在用Mavic2Pro)
没记错御2里面是没风扇的,之所以有风道口是为了在飞行过程中把风吹进去。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大疆的工程师早早就从御pro上意识到起雾的根本原因——热风吹云台
并且,我本人的御2pro飞了三年,春夏秋冬都飞过,穿云、小雨等也都飞过,从未试过起雾
现在新出的mini3pro又重蹈覆辙,实在是不应该。就算换了工程师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惨痛的经验教训
既然问题出现了,总得想办法解决,我想到的方法如下:
D1、增加密封性。只要阻止水汽进去,内部就不会冷凝。
但是,这存在2个问题:a、一旦水汽进去就更难出来,只能拆开;b、空气是热胀冷缩的,也就是说“你做不到绝对的密封”,每次的冷热变化就像“呼吸”一样,从而造成“缓慢的漏气”。
D2、镜头增加疏水涂层。只能解决少量水汽,对于这么大量的冷凝情况作用不大(我试过带疏水层的镜头起雾)
D3、镜头加热,冰天雪地之下拍几个小时星空的镜头就是这么解决冷凝问题的。只要镜头比空气热,冷凝的条件就不满足。
D4、增加除湿装置,这。。。。有点难
D5、改良散热风道、结构。小体积、小散热器、大热量,若大疆能想到更好的主动散热方法就不会重蹈覆辙了
D1最快捷但不彻底,D3间接解决治标不治本、耗电快了、镜头也要改良,D5一个字“难”,综合来说大疆大概率采用第一种方法
总结
起雾原因——热气吹镜头
我们避免起雾——向前飞、电吹风预先加热再起飞
大疆解决起雾——增加密封(减缓起雾)、加热镜头(间接解决)、改良风道结构(彻底解决)
2022-07-08:
1、测试自己的mini3pro是否会起雾:
把无人机放置在空调房半个小时以上(空调温度越低测试效果越明显),然后立马到室外悬停测试(最好镜头背对太阳)。只要空调温度足够低,我估计99%的mini3都会起雾。
2、自己解决起雾的最简单办法:
预先使用电吹风把镜头加热到50度以上,加热后立马起飞,至少在镜头还热的时候是不会起雾。
(为何要50度以上?因为从机身吹出来的热风大概就这个温度)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0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