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道路资源紧张,非机动车道稀缺,导致自行车与电瓶车常在机动车道上飞驰,与行人混行,安全隐患大。问题的根源在于汽车占用过多道路资源。建议优化路权分配,确保公交、货车等公家车通行,剩余空间由私家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共享,以减少冲突,保障各方安全。
深圳很少有非机动车道,骑车和走路的环境是这样的:
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圳的路是给汽车用的,为了保汽车畅行,把车道都划为了机动车道,禁止非机动车使用。作为“二等公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能挤在“路肩”上将就着混行。
这样的情况下,非机动车在行人眼前“飞过”是正常的,因为两者有速度差,而路肩只有这么宽。
所以行人和非机动车都是路权分配中的受害者。
矛盾的本质是汽车占用过多的道路资源,挤压了其他交通方式,造成了这样那样的后遗症。
更卑鄙的是,当受害者们挤在狭小空间内混行久了,自然会产生摩擦,再时不时加以挑拨,让受害者们窝里斗,转移矛盾。
想解决这种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私家车不是必须品。马路上划出“公家车专用道”保证公交、货车等公家车通行。剩下的路宽,私家车、非机动车、行人均分(路太窄分不出,就机非混行)。私家车越来越多就让它堵路上吧。没有必要牺牲行人、非机动车的空间,来保私家车通行。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220546/